有些朋友覺得藥就得飯前空腹吃,這樣藥勁大,吸收快,病才能好得快。其實不然,藥到底是空腹吃還是飯后吃,要遵照醫囑和說明書。不同的藥物,要求完全不一樣。 不少藥物對胃黏膜有一定的損傷,空腹吃藥會引起燒心、胃疼的癥狀,長期服用還會影響患者的消化系統健康。同時,胃液的酸性環境也會和一些藥物發生反應,影響藥效...
回答于 2024-08-08 15:19
高血壓3期擅自用藥很危險。血壓突發增高常有原因,醫生會根據患者情況給予患者降壓藥物服用,降壓藥物的種類很多,患者自己錯誤使用會導致暈倒、昏死等。短效快速口含的降壓藥物有很多種,每個病人的病情不同,醫生會依據患者疾病特征給予口嚼或含服降壓藥物,這些藥物可以通過口腔或舌下靜脈直接吸收入血,血藥濃度迅速增...
回答于 2024-08-08 15:18
分情況。絕大部分高血壓無法根治,特別是對高危、極高危的高血壓患者來說,高血壓并不能根治,只有極少部分繼發性高血壓可以根治。高血壓分為原發性高血壓、繼發性高血壓,繼發性高血壓是由于疾病產生的,針對引起高血壓的疾病進行治療,可以控制血壓。例如,因甲亢引起的高血壓,甲亢治好了,高血壓自然就好了;還有嗜鉻細...
回答于 2024-08-08 15:15
貧血是指血紅蛋白含量不正常并非血量減少。高血壓是因為血管的彈性下降,導致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增加,或者是因為血液中的垃圾增多,比如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液的管腔變狹窄,要想維持一定的血液流量,必須達到一定的壓力才能維持血液的正常循環。貧血和高血壓兩者可以獨立存在,也可以合并存在。而且,如果貧血的人患了高...
回答于 2024-08-08 15:14
掌紋屬于皮紋的一種,屬于先天遺傳,在人類胚胎時期開始形成。掌紋具有個體特異性和終身性,一旦形成后便保持固定,基本不會發生變化,因此一些先天性疾病可能會與掌紋的異常有些關系。 雖然掌紋可以作為一種輔助診斷的線索,但掌紋細微的紋理變化,主要由皮膚表面老化或者局部水分和油脂變化造成,高血壓也不是先天性疾病...
回答于 2024-08-08 15:12
高血壓病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服藥,不可擅自停藥或減藥。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往往需要長期股用降壓藥。特別是中、高危險度以上的患者,在用藥后如果血壓降到正常,并不意味著高血壓被治愈了,而是降壓藥物起了作用。如果此時停藥或減藥,過不了多久血壓就會發生反跳,并不斷波動。 這種間斷性的藥物治療,根...
回答于 2024-08-08 15:11
所謂血管變脆,其實就是動脈硬化。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血管會逐漸硬化,失去彈性,脆性增加。人體血管“變脆”是衰老的后果,無法逆轉。此外,長期高血壓不控制,也會加重動脈硬化情況。降壓藥不僅不會損害血管導致血管變脆,相反,部分降壓藥還能預防動脈硬化加重,保護血管和心臟。
回答于 2024-08-08 15:09
不一定。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需終身服用降壓藥物,但有部分繼發性高血壓或低危中青年的一級高血壓患者可能不需要終身服藥。 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長期吃降壓藥可以達到降壓保腦、降壓保心、降壓保腎的作用。 因腎動脈狹窄引起的繼發性高血壓可通過早期腎動脈支架植入改善血壓,對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等引起的內分泌繼發性高血壓,...
回答于 2024-08-08 15:08
降壓藥物基本都是肝臟代謝、腎臟排泄,只是程度不一樣。血壓持續增高反而會導致腎臟的損害。對有肝、腎功能異常的患者,醫生會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降壓藥物。 自己隨意停藥、換藥,不按醫囑服用降壓藥,反而會影響肝、腎功能,可能出現嚴重后果。 此外,吃降壓藥發生不良反應的危害,遠小于不吃降壓藥引發...
回答于 2024-08-08 15:06
胰腺癌早期無特征性的癥狀。 如果40歲以上有上腹部不適、體重減輕、惡心、黃疸、脂肪瀉及疼痛等癥狀者,胃鏡、B超也沒有發現有常見的上消化道疾病,特別是有胰腺癌家族史的人群,應警惕胰腺疾病可能。 對于50歲以上新發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和(或)短期內血糖波動范圍較大,或新發糖尿病人群中有...
回答于 2024-08-07 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