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輕度消化性潰瘍(包括胃和十二指腸,以及食管下端的慢性潰瘍)
少食多餐:結合自身情況,以5~7餐為宜,每餐適度避免增加消化系統負擔。
避免機械性損傷:減少粗糙、質地較堅硬的食品的攝入。(如需要攝入膳食纖維以及習慣食用粗糧成分者應考慮可溶性膳食纖維替代,粗糧細作),飲食形式上可以利用粉碎機等途徑制作流食勻漿類食品(口感自然有待商榷)
杜絕化學性刺激:胃潰瘍患者不宜并應避免飲用與食用咖啡,濃茶,酒精,辛辣刺激性食物,并減少高鹽及高脂肪食品攝入以上食品還會誘導胃酸等消化液的分泌。
少食或不食用產酸產氣食物:紅薯、土豆等根莖類食物(尤其是未做全熟的)、韭菜、含過多醋酸的食物(如泡菜)以上食物是會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或本身帶有刺激性的食物;蔥姜蒜。(特別注意如果要食用奶制品,應以低脂乳制品以及酸奶為宜,切忌與抗酸藥頻繁同用,易結石)。
注意多補充蛋白質,另外尤其注意鐵(尤為重要),硫胺素(VB1),葉酸(VB9)是消化性潰瘍的人需要多補充的,必要時,攝入一些符合維礦補充劑(無需保健品,便宜好用的那種就好的,我個人用的復合型一般也就不到20),老年人尤其要注意維生素B12和Q10的適當補充。
二.胃炎類,這里粗略分為急性、慢性兩類
急性胃炎患者:多為急性單純胃炎,多由外界刺激(多因短時間攝入大量酒精,刺激性食物,藥物,或受到細真菌毒素的影響導致)。立刻停止攝入刺激性或腐敗食物,及時通過水溶液補充電解質,包括鉀、鈉等,必要時可以滴注。并保持食用低纖維或可溶纖維的流食,避免奶制品(低糖酸奶除外),高糖飲料攝入 。另外在初發時可以考慮采用奧美拉唑、硫糖鋁等藥物緩解急性癥狀。
慢性胃炎患者:胃酸過多的患者注意避免攝入產酸產氣食物,簡單的小技巧就是可以適量用適量蘇打水類,氫氧化鎂制劑中和胃酸;而胃酸不足的患者要適度吃一些“開胃”食品,常見的有山楂制品,米醋等等,碳酸與果汁飲料一般由于糖分太多不推薦。可以找靠譜的營養師獲取建議與飲食規劃(比如顧老師()。
三、腸炎類,由于腸炎患者尤其不適宜過多飲食。
高能量,高蛋白,高維礦,低脂肪低纖維的“高密度飲食”是很需要的。因此雞蛋,精加工豆制品,酸奶,瘦肉等,可溶性膳食纖維高的食物(果膠、植物膠)。是很好的選擇,至于牛奶,如果你是乳糖不耐受人群可以考慮經過水解乳糖工序的奶制品。
四、腹瀉,生活中經常會發生的情況。
一般情況下不嚴重的腹瀉多是因為飲食不潔導致的,這時一定要注意不喝生水,多注意維礦物質補充即可。嚴重腹瀉患者需要額外補充營養及電解質等(但有個bug就是鎂制劑的補充需要謹慎,鎂離子本身可作為緩瀉劑)。
五、胃食管反流:搞一個高一點的枕頭
少吃多餐,我主張可能比顧老師更激進,睡前4小時內不宜進食可以使夜間胃內容和胃壓減到相對低的狀態,必要時將床頭抬高5~10厘米。這對預防夜間平臥時的反流甚為重要,可利用重力來預防反流等。另外過度肥胖者會增大腹壓而促成反流,所以應避免攝入促進反流的高脂肪食物,減輕體重(肥宅做錯了什么)。及時就醫,很多胃食管反流是可以治愈的(通過應用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等)。
另:對于存在消化不良的患者(包括部分IBS患者),多酶片等藥品可有效的幫助正常的消化進程,如果出現慢性消化道疾病急性發作應注意觀察,及時就醫。對于幽門螺桿菌,正常人預防可以體檢時考慮進行吹氣檢測,適量飲用酸奶,益生菌制劑等進行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