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讓我們談談快樂的原則和現實的原則,因為這兩個原則都是精神分析術語,我們試著簡單地介紹一下。結論上,滿足的欲望可能會根據快樂的原則再次產生類似的欲望,而被阻止的欲望是基于現實的原則,然后不太可能產生相同的欲望。
假如你認為孩子的欲望是合法的,那就滿足他的欲望;假如你認為孩子的欲望是不合適的,那就要堅決阻止他的欲望。
父母很早就應該展示這個基準,這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們經歷了人生早期的基本學習。
這種早期學習經歷最重要的時期是在3歲之前。這也是為什么在1歲之前訓練放棄萌芽的原因。即使放棄意識的孩子被阻止,他們也不會有欲望不滿,更容易接受現實。這是早期訓練的必要條件。
小學生和初中生可以根據快樂的原則和現實的原則進行訓練,但由于兒童早熟,小學高年級和初中生迎來了第二個抵抗期,叛逆心理增強,這種訓練變得非常困難。有時在火上澆油,這可能會造成更大的麻煩。
在這一時期,只有等待孩子自己的意識。
然而,孩子的自我意識并不容易得到,指導也很困難。顯然,順序是錯誤的。1歲前是否放棄萌芽直接影響到這一階段訓練的成敗。
那是什么?!!
合理的欲望滿足他,不愉快的欲望拒絕他,這似乎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基本原則。
但現在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
這發生在一個公園里。一個小學男孩和他的母親用石頭把鯉魚扔到池子中間,拍拍他的手。路過的老人提醒他不要這樣做,他的母親說這是讓他做投籃練習。
老人堅持鯉魚是所有市民的財產,應該珍惜。憤怒的孩子的母親問:你有什么權利說這樣的話!市民有義務阻止壞事或錯誤的事情。老人這么說后,母親一邊罵一邊帶著孩子走了。
這位母親對孩子使用了扔鯉魚的快樂原則。她這樣做沒有錯嗎?
另一件事是,這也發生在一個公園里,一個大約3歲的女孩把垃圾袋扔進草坪,路過的中年婦女溫柔地提醒她說好孩子,扔進垃圾箱哦。
旁邊聽到的年輕媽媽變了顏色,大聲喊道:不是說,有人的時候不能扔掉!
這位母親使用了不能在孩子面前扔垃圾的現實原則。這樣做沒有錯嗎?
簡而言之,在閱讀了以上兩個小故事后,每個人都很容易理解什么是可行的,什么是不可行的。試著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合理的欲望來滿足他,不愉快的欲望會拒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