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父母都得到了孩子如此重口味的禮物。
那么,當孩子真誠地把一坨鼻屎送到你面前時,你會選擇以下應對方式中的哪一種呢?
● 大驚失色地訓斥孩子:天啊!臟死了!拜托!別再摳鼻子了!然后,帶著厭惡和苛刻的表情,迅速清理他的鼻屎。
● 接過孩子的鼻屎,優雅地說:寶貝,謝謝你的禮物。我想把這個禮物轉給垃圾桶!垃圾桶可以喜歡這樣的禮物。垃圾桶,你可以說謝謝!當然,有必要給孩子一個吻,或者觸摸他的小腦袋來表達感激之情。
● 接過孩子的鼻屎:哇,這是什么?看起來很奇怪!然后開始一場關于鼻屎的對話。
● 收到孩子的禮物,用紙巾包起來:這個禮物太特別了!我想把它收起來。然后找機會悄悄地扔掉,找到挖鼻孔、鼻糞等相關書籍,或其他相關信息,享受與孩子一起閱讀的樂趣,探索鼻糞便的奧秘。
? ……
如果是我,除了第一種方式,我還會采用其他方式。也許有些爸爸媽媽會問我:天哪!你想縱容甚至鼓勵你的孩子嗎?當然不是。兒童的許多行為不能簡單地用對錯來衡量。我們不能接受他的一些行為,因為我們不知道他的行為背后隱含著什么樣的心理需求,自然也不知道如何滿足他的心理需求來解決問題。因此,當孩子們有一些我們不能接受的行為時,我們不妨問自己兩個問題:他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是他的心理需求嗎?當我們找到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時,我們對孩子有了更深的理解。
就西西給母親送重口味禮物而言,如果我們不從孩子的角度理解他的想法,就很難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或者因為太渴望而給孩子帶來壓力。事實上,當孩子們進入一定年齡時,他們必然會對身體的分泌物和排泄物產生濃厚的興趣。心理學稱為肛欲期。肛欲期的孩子不僅對鼻屎感興趣,還對大小便感興趣。所以很多孩子大小便后都會有興趣蹲下來玩這些從他體內排出的東西。
兒童玩法多樣。用小手拉,或者用小腳踩上液體,讓尿液四處流動飛濺,然后饒有興趣地看著地上不斷變化的形狀。有些孩子甚至在父母不注意的時候塞一口便便,或者抓起便便到處涂抹,讓父母徹底崩潰。有一個一歲多的孩子,趁奶奶不注意,不僅塞了一口便便,還把他到處都傷害到了。奶奶聞起來的時候,家早就來了……
處理這一時期孩子的行為并不容易。父母的煩惱,陳晨小時候,我也經歷過,所以我有同感。幸運的是,我沒有責罵他,也沒有懲罰他。
想象一下,當一個孩子有這樣的行為時,如果我們以粗暴的方式阻止他,后果會是什么?首先,孩子給父母送他認為非常珍貴的禮物是多么充滿愛啊!結果,他的善良得不到回報,反而以其他方式吸引了訓斥甚至懲罰。表達愛的結果是這樣的,他會覺得很受傷嗎?其次,孩子對因果關系的理解需要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上,這樣的懲罰可能不會讓他理解懲罰的原因,即使他理解,讓孩子理解和服從,也需要時間(這就是為什么許多孩子會繼續 犯同樣錯誤的原因之一)。下一次,他會繼續嘗試。直到有一天,他終于明白,玩便便和尿是受到懲罰的誘因。這件事真的做不到。當他明白這種關系時,他可能會多次受到懲罰。即使他只被罰了一次,他也明白了真相,并巧妙地終止了這種行為,我們給他帶來了心理傷害。因為,他可能會把尿液和尿液的經歷與這種不愉快的經歷聯系起來,然后對自己的身體有錯誤的認知。因此,每當大小便或聯想到相關的人體器官時,他的潛意識就會感到內疚。這也是成年后不自尊和自尊的早期誘因之一。再一次,爸爸媽媽突然變得如此兇猛,孩子的心會非常恐慌。許多孩子被父母嚇壞后,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重新找到安全感。這是一種得不償失的方式!
對孩子們來說,在他們的身體里生產這樣的東西是多么神奇啊!當然,他無法抑制探索奧秘的沖動!
如果是鼻屎,孩子應該吃,讓他吃好。反正也不會有太大的傷害。嘗試幾次,了解鼻屎的特點,滿足他的好奇心,自然就不會有吃的欲望了。
我記得有一天在我們俱樂部,我碰巧遇到一個吃鼻屎的孩子。我走過去,和他進行了以下對話:
我:好吃嗎?
孩子:好吃!
我:是什么味道?
孩子:咸的。
我:哦,原來是咸的!
孩子給我挖了一坨鼻屎:林老師,給你。
我感激地接過來:謝謝你的禮物!我要把紙巾包起來,放在辦公室里。
我沒有限制孩子的需求,也沒有批評他的行為。因此,他的自尊得到了保護,他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幾天后,孩子對鼻屎失去了興趣,他的注意力自然轉移到了其他方面。
看到我這樣處理這個問題,一些家長可能會問:如果孩子把鼻屎給別人,我會感到尷尬嗎?
我想,如果我的孩子把鼻屎給別人,我在場,我會這樣處理:拿起孩子的鼻屎,用紙巾包起來,然后告訴孩子:我們先用紙巾包起來,第二天快遞給阿姨!阿姨收到快遞肯定會更開心。這樣,我們的尷尬就消除了,孩子的善良也得到了保護,兩全其美。如果我不在場,讓他體驗被拒絕的感覺,然后給他一些心理咨詢,讓他意識到這樣的禮物不合適,下次你可以送其他禮物,問題就會解決。
當然,為了防止我們不在場,孩子給別人這樣的禮物,我們可以給孩子一些指導:媽媽最喜歡這個禮物,你只給媽媽一個人嗎?也可以送到垃圾桶,垃圾桶收到這個禮物一定很開心。噓,這是我們倆的小秘密哦!孩子通常會滿足母親的要求。畢竟,對他來說,母親是他最喜歡的人!贏得母親的心,也是孩子最大的心理需求!
如果我們不想接受類似的禮物,我們也可以用另一種方式表達:這個禮物非常珍貴,只要有一個。多了就不珍貴了。你知道我現在最想要什么禮物嗎?一幅畫(一張小紙,一朵花,一根小樹枝……),要不,你送我一幅畫(一張小紙,一朵花,一根小樹枝……),好不好?
鼻屎的問題比較容易解決,大小便的問題也沒那么容易。看到熱騰騰的一攤或一坨出來,孩子熱情高漲,玩耍性強,父母難免頭大。如何處理這種情況?其實也不難!玩大小便年齡的孩子,正好處于泛靈性階段。所謂泛靈性,是指他們認為一切都有生命和靈性。像他們自己一樣,他們可以吃飯、睡覺、思考、說話、走路、有父母、快樂和悲傷……所以他們自然會和小花、草、椅子、衣服等聊天,和圖畫書中的人物聊天。利用他們泛靈性的特點,我們不僅可以責怪孩子,還可以很好地處理他的大小便。
陳晨小時候,我經常采取以下方法來處理他的大小便問題:
● 夸張地責備他的尿液:嘿,臭爸爸(尿液),你是怎么跑到客廳的?回到你的廁所吧!然后自然地打掃干凈。如果你擔心他會繼續玩,拖著他幫我拿工具。
● 我聽到你的臭爸爸說‘讓我回廁所吧!我不想在外面。’。我們
把它送回廁所吧!
● 陳晨,你還記得上次你的臭爸爸生氣了嗎?我們以后讓它直接上廁所
所以!廁所是它的家。它想回家找媽媽!
這樣和孩子交流,孩子心里就不會有壓力了,他們一般都很配合。更何況孩子不會一輩子送人重口味的禮物,也不會一輩子玩大小便。這樣想,我們就放心了。為什么要和孩子的分階段行為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