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們普通人而言,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識,對于親朋好友的情緒極端波動要有預警,以及盡早的介入。
說白了,
在遏止自殺這個領域,當治病扁鵲非常難,需要很高的技巧,未經訓練不僅不能...
對于我們普通人而言,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識,對于親朋好友的情緒極端波動要有預警,以及盡早的介入。
說白了,
在遏止自殺這個領域,當治病扁鵲非常難,需要很高的技巧,未經訓練不僅不能達成救人的目的,還可能事與愿違,成為無意間推動悲劇的元素。
更多的,需要在親友遇到巨大挫折,或陷入某種情緒循環的時候,進行干預,而提早遏制情緒進入自殺傾向的循環,也就是把角色定位為治未病的扁鵲大哥。
前陣子,有位摯友,聽說他一位世俗意義上很成功的好友,遭遇了事業上的很大挫折,跟我聊,覺得這位好友很冤枉,碰到了豬隊友導致了問題。
這種情況,表面上,這位好友,離發生極端情況可能看上去仍然比較遙遠,但卻有較小的概率往極端化發展,畢竟,一位持續成功的人嗎,更可能傾向于內部歸因的本質主義,遭受較大打擊時,很容易強烈的產生自我懷疑和譴責。
那么遇到這種情況,就應該跟他好好聊聊,安慰也好,共情也好,鼓勵也好,讓他有一個訴說的口子,引導客觀的長期的看問題,來消解掉,那個可能極端的較小概率。
人是社會化動物,情緒極端低潮的時候,需要自己認可的人兜一把,認可一下,也許沒有解決問題,但至少,心理上滑向極端的可能性就消除了。
防患于未然,是我們普通人能做,也能做好的。
以上,供參考。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m.zsliqing.cn/article/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