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海蟹脫離海水之后保鮮極其不易。
去過水產市場的朋友大概都知道,一般海蟹都是泡在海水里賣的,而河蟹都是捆好了放在托盤上賣的,只需要維持表面的濕潤就可以保鮮保活,完全不需要浸水。...
答案是海蟹脫離海水之后保鮮極其不易。
去過水產市場的朋友大概都知道,一般海蟹都是泡在海水里賣的,而河蟹都是捆好了放在托盤上賣的,只需要維持表面的濕潤就可以保鮮保活,完全不需要浸水。國外有人曾經做過實驗,將海蟹放在淡水里,海蟹立馬躁動不安,海水中含有高濃度的氯化鈉,所以嘗起來味道非常咸,而且海水的密度要比淡水要大得多,所以海蟹放在淡水里就會感到不舒服。
(各位朋友可以試一試海蟹離水能活多久)這是二者的生物學特性決定的,這種特性就注定了海蟹離開大海稍遠一點就吃不到鮮活的了。而“鮮活”在海鮮的品味中占據了多大的權重,大家都懂。
提醒大家:不要吃死蟹。
因為螃蟹死后肌肉會分解形成組胺,能夠產生令人不悅的氣味和味道,并且可能導致中毒。然而根據本人的觀察,蟹肉的分解并不是螃蟹死后才開始的,在螃蟹奄奄一息的時候,有可能蟹肉已經開始變質了。即以梭子蟹最靠后的“大腿”為例,真正生猛的梭子蟹,大腿肉挖出來是緊實的一簇,是一根根棱角分明的肌纖維組成的,口感軟彈而不失筋道,類似于“溜達雞”的雞腿兒。而奄奄一息的蟹,即使蒸熟了,其大腿肉口感也會發軟、發“沙”,外形也不能保持硬挺,稍微一捏就會軟成一坨肉泥。答主本人現居北京,家里有時候會順豐一點螃蟹過來,然而即便是夕發朝至的快遞,也難保螃蟹的鮮活——絕大多數螃蟹在入鍋的時候已經奄奄一息,口感和味道也最多只能算得上是差強人意。
去過中國的許多地方,也去過世界上的很多國家。發現的一個慘絕人寰的事實是,海蟹這東西還真特么不好保鮮,基本上離開海岸線二三百公里,就難以吃到令人滿意的螃蟹了。此處實名吐槽我在斯德哥爾摩大中華超市(搬家之前,Hotorget地鐵站那個)吃到的冷凍越南梭子蟹——不但空得一塌糊涂,而且把僅有的一坨肉塞進嘴里之后,感覺就特么像是有人給你來了一個“握緊右拳猛揮手,打在下巴耳根間”一樣。
綜上,梭子蟹的消費市場在我國就被限定在了東部沿海地區。雖然沿海地區人口稠密,但是終究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到,與新疆、西藏都能送的大閘蟹相比其潛在的客戶數量就差了一個數量級,所以自然無法比“火”了。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m.zsliqing.cn/article/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