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美股之所以能長牛短熊,根源并不是美國的經濟有多好,而是美聯儲長期保持寬松靈活的貨幣政策,換言之,就是靠印錢印出來的。 也正因為這樣,2024年美股之所以能漲成這樣,其實還是與疫情當中放水過多有關,本質上就是資產價格通脹。 理論上來說,只要美聯儲繼續保持現有思路,保持貨幣供應寬松,那么美股就...
回答于 2025-01-02 09:24
不管哪個市場,進入和賣出的時點還是需要考慮考慮。不過拉到二十年,甚至你默認這輩子錢都是在里面不出來的,那買貴了無所謂,也就是增值慢一點。只要當它中途腰斬的時候,心臟足夠堅強就行。
回答于 2025-01-02 09:23
年輕人沒經歷過周期,有點心急了哈。 19年的時候我建議大家不要買房,如果因為看樓市過去漲了20年,堅信中國樓市永遠漲,那肯定是高位站崗,最后苦了自己。但是話說早了不值錢,當時一堆人罵我,哈哈。 現在的美股也是一樣的。 只能說,人賺不到認知之外的錢,自己能為自己的行為買單就行。 趨勢其實很明顯,大的趨勢在...
回答于 2025-01-02 09:20
美股納指這個東西是不錯,但君子不立于圍墻之下。 后面可能還會再漲,但是跟你沒啥關系,錢又不咬你,放在那里等機會,比急著上車要重要的多。 如果你之前便宜的時候已經買了,可以看看投資界的神,巴菲特這一年多的賣賣賣。 2023年底的時候,伯克希爾手上的現金儲備,才1000多億美元。 24年則一直在賣出囤現金...
回答于 2025-01-02 09:19
24年下半年這波納斯達克的上漲,指數點位漲的比估值上升的速度更快,說明還是業績帶動,估值已經不怎么漲的動了。 類似的情況有點像2018年,估值不漲,但是點位漲,后面一旦業績低于預期,指數就有可能會暴跌。 主要是預期拉的太滿之后,容易出現這種預期失望,然后就是戴維斯雙殺,殺業績的同時,再殺一波估值。...
回答于 2025-01-02 09:18
美股上這些科技公司,目前依然是神一樣的存在,他們未來的前景也是十分看好的。 但現在最大的問題就在于,市場對他們的業績預期太高。像英偉達,都盼著他100%增長,能夠一直維持,但這很顯然是不符合客觀規律的。 一般情況下,業績高增速都帥不過3年,等基數高了,就必然往下掉,所以現在還是謹慎一點為好。
回答于 2025-01-02 09:18
掰開來說, 納斯達克的估值,從09年的23倍,漲到了現在的47倍,翻了1倍左右。 其他的漲幅都來自于業績。16年的長牛,業績漲了8倍,年化增長大概是13.8%。 所以就是典型的戴維斯雙擊:業績每年增長10%幾,然后維持10幾年。估值再拔一倍,股市就能漲10幾倍。 從估值來看,納斯達克目前的市盈率是47倍,處于歷史90...
回答于 2025-01-02 09:17
這個世界的錢都知道美股好, 納斯達克從2009年3月的1265點,到現在24年底差不多漲了15.8倍。年化回報接近了19%。 所以身邊或者聽說的富人,資產都在潤向美元資產。 看漲是因為一直漲,這是人性。 也是規律。
回答于 2025-01-02 09:16
現在美股七姐妹幾乎都和AI有關,并且都在造顯卡。巔峰時美股近四分之一市值來自七姐妹。 英偉達的邏輯是AI的大規模落地,會帶來對顯卡的爆發式需求。 然而DeepSeek v3的橫空出世,證明不用燒那么多顯卡只需要十分之一的成本也能接近、達到OpenAI的效果。 我不否認美國人在創新方面的能力啊,但是在落地應用、大規...
回答于 2025-01-02 09:15
美聯儲印錢——美債增加——美國拿到錢——全球貿易中,各個國家從美國這里賺到順差,拿到美元——美元流通到全世界各個角落——各個國家的外匯儲備、大公司、權貴、富豪、有力人士、高凈值投資者、部分散戶等等,拿著美元再次投入到美國——這些錢一部分進入債市、一部分進入股市,從而給提供美國融資,并且推高了美股。
回答于 2025-01-02 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