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橋效應。 如果你和一個女生做一些刺激的事,別誤會,我說的是過山車、鬼屋、看恐怖片,這些場景會讓我們的心跳加速,腎上腺素飆升。 這時候,女生以為心跳加速,是因為對你產生情愫。 所以,約會的時候別總是吃飯,一起做一些刺激的事,可能更容易牽手。
回答于 2024-09-15 15:54
你:能借支筆給我用下嗎? 學霸:哦,給。 你:打擾了,順便問一下,這道題怎么解? 學霸:這個簡單,這樣… 想讓別人答應你一個較為困難的請求,不妨先讓他為你做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后再告之真實請求。為使自己保有前后一致的印象,且幫人幫到底,他們答應幫忙的概率會更大。
回答于 2024-09-15 15:53
原本20塊的外賣,免費配送。 當配送費突然變成5塊的時候,你一定覺得沒辦法接受,但是當配送費從5塊變成6塊的時候,你的反應就小多了。 這是因為,當人第一次經歷某種強烈的刺激后,情緒會波動很大;再受到類似的刺激時,情緒反應往往要小很多,因為第一次的刺激已經沖淡了第二次刺激的感受。
回答于 2024-09-15 15:52
1.自我認識不足,過低估計自己。 每個人總是以他人為鏡來認識自己,也就是說人們總是根據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來認識自己的長短優劣。 如果他人對自己做了較低的評價,特別是較有權威的人的評價,就會影響自己對自己的認識,自己也低估自己。 心理學家發現,很多性格較內向的人,多愿意接受別人的低估評價而不愿接受別...
回答于 2024-09-15 15:51
抑郁感一旦產生,就會逐漸地蔓延、擴散,從而產生錯誤的心理定勢,引發出人際關系障礙和許多行為上的困擾,妨礙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等活動的正常進行。 抑郁感的產生會帶來一系列消極影響,主要表現在: 1.產生錯誤的心理定勢。 由于抑郁心理打擊了人的上進心、自尊心,使其變得膽小怯懦、不敢表現自己,停止發展...
回答于 2024-09-15 15:50
我來說一個幾乎沒人提到的點:沒有足夠的“意外”刺激大腦發育。 請注意,我這里的意外不是指車禍,癌癥,家庭破產,父母離婚之類的大災難(畢竟大事還是要求穩),而是指生活當中小小的不確定因素。 我看很多人都提到了小孩的日程被學校,補習班安排得滿滿當當,從而覺得孩子的抑郁是被累出來的。而我覺得恰恰相反,孩...
回答于 2024-09-15 15:48
聽過一個故事。 一個男生吃花生過敏。 小時候吃花生,他皮膚出現過敏紅斑,嚴重的幾次,身體腹瀉不止,外加呼吸困難。 他家里人表現的很淡然。他們覺得,過敏嘛,小問題,多吃吃就習慣了。 自那時起,他對于入口的食物異常謹慎。超市采購食品,他都會仔細查看配料表,避免花生及其制品。有時候,出門用餐,沒法...
回答于 2024-09-15 15:48
這玩意不是很健康。 也不是所有人都會這么做。 不斷對外評價也好,在乎他人評價也好,是一種下意識的不斷投射自我,同時強化自我肯定的過程。 可以理解為,腦子里有一堆用自己的意識形態、思想鋼印、價值觀和認知水平想象出來的“標準人類”,然后投射到外界他人身上,衡量他人并根據其與“標準人類”的表征偏差值來對...
回答于 2024-09-14 17:51
拖延,這個看似簡單的行為背后,其實暗藏著復雜的心理機制。它不僅僅是懶惰或缺乏時間管理能力,更多時候,它是我們內心焦慮和恐懼的外在表現。 當我們面對一項任務時,大腦會自動評估它的難度和重要性。如果任務被認為是困難的、耗時的,或者可能導致失敗的,我們的大腦就會將其視為潛在的威脅。這時,大腦的杏仁核——負...
回答于 2024-09-13 21:54
人們對此的畏懼,無論是來源于過去的創傷回路,還是頻繁的社交習得性無助,在根源上,主要是兩個問題導致的。 1,缺乏嚴謹的思維基礎(語義、邏輯表述和詞匯量),能夠精確的表述自己(的認知或感受)。 交流中,我們日常會發現,很多朋友對事務的描述,非常容易陷入模糊化的狀態,或經常用一些常見的不精確詞匯進行...
回答于 2024-09-11 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