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為了發揮普通門診報銷濟病濟困作用,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的發生,我們在本次改革中,也考慮了群眾實際困難并予以傾斜。
一是注重向患病群眾傾斜。改革前,職工門診就醫主要依靠個人賬戶保障,風險自擔、費用自付。對于健康人群而言,個人賬戶往往用不完,形成資金沉淀;對于患病多的群體而言,個人賬戶又常常不夠用,影響了就醫診療。改革建立門診統籌報銷,將推動醫保基金更多用于患病多的人群。
二是注重向老年群體傾斜。改革明確要求,各地設計報銷政策時,針對退休人員要在“一低兩高”方面有所安排,即報銷“起付線”比在職職工更低、報銷比例比在職職工更高、報銷“封頂線”比在職職工更高。目前,已開展改革的各統籌地區基本都明確了退休職工享受更高的報銷待遇,以更好保障老年人健康權益。
此外,考慮到許多參保人特別是退休人員在基層醫療機構就診取藥比較方便,改革要求在門診報銷待遇方面對基層醫療機構給予傾斜,并將符合條件的定點零售藥店提供的用藥保障納入報銷范圍,方便群眾在家門口就醫購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