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沒有科舉功名的李衛,如何一步步走向巡撫、總督、尚書的要職。李衛的仕途是花錢賣的,只不過清朝皇室把賣官鬻爵美其名為“捐資”。公元1717年,時值康熙五十六年,李衛通過捐資的方式弄到一個員外郎的差事。
什么是員外郎?員外的意思是定員外增置,就是在正式官吏的基礎上增加一些郎官,再透徹點說是朝廷拿出一部分編制增加財源的渠道。
“員外”,最早見于三國魏國有員外散騎常侍,魏晉南北朝后繼續沿用。隋文帝時期,在三省中設置尚書省員外郎,地位可謂顯赫。而且一直沿用到唐宋遼金元明清各朝。
李衛花錢買到員外郎一職后,相當于弄到一塊仕途的敲門磚。緊接著,朝廷下詔李衛任兵部員外郎。兩年后,李衛改任戶部郎中,從編外人員轉為朝廷命官。
論家境,李衛的財富在溫柔富貴鄉的江南并不突出,肯花錢買個官職的人也不止李衛一人,為什么唯獨李衛的仕途走得既快又穩。
主要是李衛的情商高,命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