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出身草根,秦末大亂之際,加入了諸侯的軍隊,先事魏,再事楚,后事漢,在楚漢戰爭和平定異姓王叛亂中屢建功勛,最后封侯拜相,走上人生巔峰。而陳平的成功,最初得益于三個貴人。
第一個是他哥哥。陳平少時家貧,住在哥哥陳伯家。陳伯見這個弟弟聰明伶俐,又愛讀書,特別疼愛,家里雖有幾畝薄田,但田里的活兒都是他一肩挑地包攬了,好讓他專心讀書。所以,陳平雖然是個農家子弟,卻面色豐腴白皙,身材高大俊美,完全不像個鄉下人。有人問陳平說:“你家里一貧如洗,吃了什么好東西讓你這么高大健壯啊?”一旁的嫂子搶白道:“吃什么?不過谷皮碎米粗糧劣食罷了。我前世不知造了什么孽,攤上這么個叔子,不如沒有的好。”陳伯聽到老婆這樣數落自己的弟弟,氣不打一處來,立馬以離間兄弟為由,一紙休書將自己的結發妻子掃地出門。有兄如此,陳平簡直可以唱“世上只有哥哥好”了。
第二個是張負。陳平年逾弱冠,到了談婚娶的年齡了,由于富家女不愿下嫁陳平,貧家女陳平自己又不愿意,婚姻大事一直沒解決。本地有一富翁叫張負,家財萬貫,他的孫女張氏年輕漂亮,典型的“白富美”,唯一遺憾的是,張氏連嫁五夫,五夫都死了,沒人再敢娶。恰巧鄉親家辦喪事,請陳平幫忙,陳平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早出晚歸,盡心盡力。張負來鄉親家吊唁,見陳平帥氣瀟灑,理事專心勤勉,看中了他。張負甚至在兒子反對的時候反問兒子說:“像陳平這樣儀表堂堂的人,怎么會長久貧賤呢?”陳平窮,無錢置備聘禮,張負反借錢給他行聘。在張負的支持下,陳平終于抱得美人歸。
第三個是劉邦。后來,陳平告別疼他的哥哥和愛他的妻子,憑著滿腹學問和“宰天下”的遠大理想,出外闖蕩世界了。他先在魏王手下任太仆,經常向魏王提建議。然而,不但魏王不以為然,身邊的人還常向魏王說陳平的壞話,于是陳平逃離了魏國,投了項羽。他追隨項羽入關,先封卿爵,后封信武君。殷王司馬卬叛楚,項羽派陳平征討,陳平打敗了司馬卬,司馬卬投降,項羽任陳平為都尉。后司馬卬又降漢,項羽發怒,要斬殺前次平殷將領,陳平害怕被殺,便逃出楚營,投靠了劉邦。劉邦與陳平交談后,感覺陳平確有大才,立即任命陳平為都尉,安排他做參乘,兼掌護軍。陳平剛來,就得要職,被人忌妒。
陳平為護軍,監督諸將,一些人便向陳平行賄,一來希望得到陳平關照,二來倘若東窗事發,說不定還能搞垮陳平。陳平的“劣跡”,激怒了周勃、灌嬰,他倆向劉邦告陳平的狀,劉邦有點懷疑了。他召來推薦陳平的魏無知追問,魏無知說:“我薦陳平,是因其才,大王疑他,是因其德。目前漢楚相爭,勝負難測,急需的是取勝奇謀,至于私通受賄這類事,何必細究?”
劉邦又召來陳平,當面問他,陳平坦然解釋道:“我事魏,魏王不能用我的建議,故離魏事楚。事楚后才知,項王不信用外人,只信任項氏族人和妻家兄弟,外人縱有絕世奇才,亦得不到重用,于是我離開了楚軍。我聽說漢王求賢若渴,所以我來投奔大王。我兩手空空而來,不接受錢財哪里有錢用。如今,只看大王是否采納我的計策,能用則用,倘覺得無可采納,反正錢財俱在,請允許我封還官印,辭官歸家。”
劉邦聽了陳平一番話,所有懷疑一掃而光,他當面向陳平表達了歉意,又升陳平為護軍中尉,監督全體將領。從此,軍中無人再敢在劉邦說陳平的不是。后來,陳平一直隨劉邦南征北戰,為漢王朝的建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最后成為了宰相,位居人臣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