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說的情況大致符合歷史事件,但需要澄清一些細節:
在北宋神宗年間,蘇軾因烏臺詩案(也就是“烏臺詩讞”)遭到彈劾,被指控其詩詞中有訕謗朝廷之嫌。當時,蘇軾的確面臨生命危險,有可能被處以極刑。在朝中確實有很多人站出來為蘇軾求情,其中就有宰相吳充等人,他們認為盛世之下不宜誅殺文人。
而“嫣有盛世殺大才”這句話,并非出自范仲淹(世稱范文正公)之口,因為此時范仲淹早已去世多年,無法參與到這一事件中來。這可能是后人的附會或誤傳。蘇軾在烏臺詩案中的最終結果并未被處斬,而是貶謫黃州,之后又多次被流放。
至于范仲淹本人,他在歷史上雖歷經坎坷,但并非死于不停流官顛簸之中,而是在慶歷五年(1045年)因病逝世于徐州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