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到的“情緒價值”和“凡勃倫效應”是消費心理學和經濟學中的兩個概念。
情緒價值(Emotional Value):指的是消費者因為某種情感聯系而對商品或服務賦予的額外價值。這種價值可能來源于品牌故事、個人經歷、情感寄托或是社交認同等。例如,人們可能愿意為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物品支付更高的價格,即便其實用價值并不高。
凡勃倫效應(Veblen Effect):這是由經濟學家桑斯坦·凡勃倫(Thorstein Veblen)提出的概念,指的是消費者對于高價商品的需求隨著價格的提高而增加,而不是減少,這與傳統的需求曲線相反。這種效應通常與消費者對奢侈品、地位象征品的追求有關,因為這些商品的高價可能被視為財富和地位的象征。
您所說的“消費從來都是你情我愿的事,沒有幾件東西是必需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確實,除了基本的生存需求(如食物、水、住所和衣物)之外,大多數商品和服務可以被視為非必需品。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往往是基于個人偏好、價值觀、情感需求和經濟能力。
然而,也有觀點認為,即使是非必需品,某些商品和服務在現代社會中已經變得幾乎不可或缺,因為它們與個人的社會身份、職業需求或生活質量密切相關。例如,智能手機和互聯網服務雖然不是生存的基本需求,但在今天的社會中,它們對于溝通、工作和獲取信息變得極其重要。
總之,消費行為是一個復雜的現象,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個人的情感需求、社會文化背景、經濟條件以及市場營銷策略等。每個消費者的情況都是獨特的,他們的消費選擇反映了他們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