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是要看一個人每月的花銷,生活條件如是否有房有車、贍養家人等情況。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生活,一個月3000塊足夠,一年約4萬塊。想要不工作一年賺4萬,需有額外房產出租或存款150-550萬。然而這涉及前提條件,如健康、生活簡樸、通貨膨脹等。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財務自由與不上班是不現實的。在城市生活,家庭開支巨大,需額外存款200萬左右才可能實現財務自由。
這個只說了生活標準與維持這個標準所需要的基礎。但它忘記了一個最重要的東西: 時間。人,不可能一直活著,活一天少一天,根本不需像它所說的那樣要有那么多存款,只需要夠活到自己想死的時候就行了。人最大的悲哀就是: 人死了,錢沒花了。
別忘記了一件事本金是可以用的,合理規劃的用本金。如果發生通貨膨脹,那么如果銀行利息不長的話就沒人存款,所以說利息也會漲。但是最近銀行利息已經下調0.5%了,我每次斗很納悶,為什么只能靠利息來活,本金是被焊死了嗎?一直用利息,等死的那天本金直接充公?
感謝您的支持,請隨意打賞。您的贊賞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