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處于的位置原來是海洋,它是黃河改道前泥沙沖積形成,這里指的黃河不是如今的黃河,如今的黃河入海口在山東東營(東營市是黃河每年沖刷出來的大城市,跟人一樣,東營每年都在長大。)而是指古黃河。古黃河曾三次改道,(分別是3000年前在寧河縣附近入海、西漢時期在黃驊縣附近入海、北宋時在天津南郊入海。)金朝在三岔河口設立軍事重鎮“直沽寨”,“直沽”之名始見史籍,是天津最早的名稱。
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在此渡過大運河南下爭奪皇位。朱棣成為皇帝后,為紀念由此起兵“靖難之役”,在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將此地改名為天津,即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這是天津名稱的由來!作為軍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帶,天津開始筑城設衛,稱天津衛,揭開了天津城市發展新的一頁。清末時期,天津作為直隸總督的駐地。
1949年至1958年2月,天津是中央直轄市。1958年2月天津劃歸河北省,作為河北省的省會。1967年1月恢復直轄市。(所以1958年—1967年天津市是作為河北省會身份出現的)
天津的界線也是古來有之,早在明朝就和首都北京相伴相生,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為了拱衛首都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