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襟翼(Flaps)是在起飛前就設置到適當位置的,因為它們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機翼產生的升力,以便飛機能在較短的跑道上以較低的速度安全起飛。襟翼通過增加機翼表面積和改變翼型來增加升力。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確保飛機在起飛階段有足夠的升力。
起飛過程中,飛行員會根據飛機的重量、跑道長度、環境條件(例如溫度、海拔、風速等)和飛機的性能參數來決定襟翼的設置角度。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飛機起飛所需的速度和距離。
起飛時,飛行員會關注決斷速度(V1)、旋轉速度(Vr)和爬升速度(V2):
- 決斷速度(V1)是指如果發生故障,飛行員必須決定是繼續起飛還是中斷起飛的最大速度。
- 旋轉速度(Vr)是指飛行員開始拉桿讓飛機抬頭的速度。
- 爬升速度(V2)是指在單發失效情況下,飛機應保持的最小爬升速度。
由于起飛過程中飛行員需要集中精力監控這些速度并控制飛機,因此襟翼在起飛前就預先設置好,而不是在加速過程中再去調整。這樣可以減少起飛時的操作復雜性,確保飛行員能夠專注于處理起飛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任何情況。
當飛機離地后,飛行員會根據爬升過程中的速度和高度逐漸收回襟翼,以減少阻力并使飛機過渡到巡航飛行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