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低空飛行碰到惡劣環境、飛機撞擊、劫機的概率比較大,讓飛機非常低效和危險。
萬米高度處于平流層,空氣雖然稀薄,但是飛機受到氣流影響比較小,幾乎不會出現鳥撞機的可能,因為萬米高空,鳥已經結冰了,除非出現傳說中“中國龍”。
以前的飛機是塞式發動機,面對10000米高空也無能為力,而且早期飛機機身材料都是金屬材料,如果過度增壓,會導致金屬疲勞,于是航空工程師為客機設計增壓系統。
1938年,美國的波音307突破6000米高度,被命名為“平流層”的機型,是世界首架客艙增壓商用客機,這樣可以避開很多惡劣環境。
如今的波音787應用了大量的復合型材料,可以承受飛機的增壓,所以科技不斷進步,設備才會不斷更新。
不是所有的飛機都要飛到10000米高空,通常只有飛長航線的客機才飛到10000米高度,長途航線的高度基本是8000-12500米左右,如果是國內的短航,基本只飛到6000-9000米左右。
飛機的飛行高度,不是機長能決定,而是航空管制員決定,如果突然改變飛行高度,非常容易出現和其他飛機撞擊,所以遇見突發情況,先溝通好,查看航班的飛機,經過調節之后,才能改變飛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