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目前的大多數車都是線性運行,跨線車少,因此月臺一般都是固定應對很少的幾條線路,不用擔心乘客走錯月臺,可以直接讓乘客到月臺上候車而不會造成混亂。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京急的品川站就一個月臺處理幾個方向的列車,乘客需要按照自己的目的地來找對位置排隊,高峰期時體感還是挺擁擠和混亂的。
也是因為月臺要處理的線路少,月臺的列車班次可以做得很密,短時間內可以疏散掉大量客流,不用擔心乘客在車站積壓,乘客的候車時間也不會很長,因此月臺完全可以承擔候車的功能,龐大的候車大廳就沒有必要了(小規模的候車室還是有的)。但遇到特殊情況的話(比如列車延誤或是大規模客流),沒有候車大廳的日本車站其實是比較脆弱的。
而我國的高鐵線路跟日本的線狀線路不同,我國的高鐵線路是網狀的,為了減少乘客的換乘次數,長途跨線車是非常常見的,這就使得車站的同一個月臺可能停靠著去往完全不同的目的地的列車。這種情況下讓乘客在月臺候車就很容易造成混亂了。而且讓全部乘客都到月臺上來候車的話,列車員也很難確定上車的乘客是否持有正確的車票。為了給檢票和候車留出足夠的緩沖空間,候車大廳就很有必要(這種運營模式其實和機場很接近)。
同時因為是網狀的線路,月臺要處理多個目的地的列車,列車的班次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加上很多國人都有提前到達車站候車的習慣。與日本相比,大量前往不同目的地的乘客會更容易在車站積累(尤其是樞紐城市的車站)。如果沒有充足的候車空間,就很容易發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