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拉伸時長越久越好,靜態拉伸超過六十秒,便會降低你的運動表現。而肌肉拉伸時間過長、肌肉拉伸至疼痛時,身體會通過牽引反射來抵抗拉伸。
2、抱著疼痛的身體進行拉伸,拉伸是用來幫助你提高柔韌性,修復身體肌肉。如果身體本來有傷痛,拉伸動作勢必會加劇疼痛(超出拉伸所導致的典型的不適感),大大影響你肌肉本身的收縮速率。最終拖慢身體的修復速度,甚至會讓身體狀況惡化。
3、期望通過拉伸完全保護你不受傷,目前科學界還沒有確定有效的拉伸能夠完全防止受傷。也就是說,我們現在還不能把拉伸當作規避受傷風險的萬金油。用意志力和體能硬撐著運動,也是運動受傷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顧身體情況硬撐的,不是硬漢,而是傻瓜。
4、拉伸時來回彈震,拉伸時來回彈震,會使肌肉、肌腱超出自身最大承受力而導致受傷。即便對于專業運動員,動態拉伸在大多數情況下就夠用了。
5、一覺得身體緊繃就拉伸,很多人覺得身體緊繃,就想通過拉伸來放松身體,但我們的身體,并不是所有的組織都需要拉伸。如果你是因錯誤的運動方式造成肌肉壓力過大,進而形成損傷或運動功能障礙的話,緊繃感可能是神經系統維持肌肉位置而產生的(如:頸椎過度屈伸損傷后的頸部僵直),這種情況下進行拉伸可能會使身體持續進入緊張狀態,無法放松。
6、只在運動前或運動后進行拉伸,如果你有些部位長期緊繃,就需要多花些時間讓自己放松肌肉。拉伸是一種主動恢復,和睡眠一樣重要。多睡覺可以恢復身體疲勞,但睡眠屬于被動等待身體修復;拉伸則是主動讓體內的肌肉舒張開,讓氣血通暢。這樣的主動恢復,能加快身體的有效回血。所以運動前后都要進行相應的拉伸,動前拉伸可以喚醒肌肉,動后拉伸可以放松肌肉,兩者都有利于運動和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