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會計,不許大家說簡單>_< 舉個例子,這兩年一直在說新金融工具準則,對于新的金融資產三個分類,感覺大部分一級市場股權投資都得放到第一類,價格變動直接進利潤表,那么問題來了,那些小型初創企業/非上市公司的公允價值是啥?怎么獲取?可靠嗎?然后,我糾結于此,百度了一下,逆著時代的潮流看了一些國內關于反對公允價值計量運用的文章,這里就不細說,總之是一個全新的角度和對準則修訂的思考,甚至到現在我都沒想明白。雖然會計面對的是歷史數據,但是最終的目的是反應企業真實的財務經營情況,離開業務和行業的數據是失真的、無法滿足報表使用者需求的,任何企業的會計都應該知道自己公司的業務情況、風險、交易結構,知道所處行業的歷史發展、背景、交易潛規則,這需要行業內最資深的那一批會計人員掌握大量的背景知識、經驗和數據去規范和推動會計準則更合理地修訂,所以我覺得會計也挺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