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滅亡,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追求地方上的軍事效率,放任藩鎮節度使獨攬軍政、財政大權。趙匡胤也是靠軍權奪得江山,自然不希望這樣的事情出現在自己的大宋身上。
于是,宋朝采用一套“強干弱枝”的政策,資源向中央軍傾斜;同時經常輪替將領,保證“兵不知將,將不知兵”,讓兵將之間不能好好協作;又重文輕武,讓文官挾制武將,降低武將的地位。這些措施保證了權力穩定的同時,卻嚴重降低了軍隊的戰斗力。
戰斗力降低了,為了保證邊境的安穩,國家就要供養更多的部隊,以彌補效率上的損失。大宋對養兵倒是舍得花錢,士兵的福利很不錯,結果為了供養一支龐大的常備軍讓國家財政苦不堪言,這就是所謂的“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