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食材新鮮是不用焯水的,焯水會丟失肉香,用冷水侵泡出血水就可以了。食材不新鮮才會焯水,把里面的異味逼出來。
焯水一定要用冷水,水量一定要多,讓溫度慢慢升高,讓血水慢慢流出來。用熱水會讓肉類緊縮,血水臟東西和異味會瞬間包在里面出不來。生活中衣服上的血漬用熱水是洗不掉的。
焯水的時間不易過長,達到七八十度的水溫就關火泡一會。長時間煮沸會讓脂肪全流失到湯里面,肉就不香了。所以很多人會覺得焯過水的肉就不好吃了,原因也在這里。如果不想吃太油膩的五花肉,焯水的時間越長,脂肪流失越多,越不油膩。
焯水時的去腥三件套,蔥、姜、料酒。焯水時間短,蔥、姜的作用不大。會做飯的都會選擇用黃酒;勾兌的料酒香料味太重,肉里都是很重的香料味;膻味大的羊肉用高度白酒,腥味揮發的快,缺點是同時也會帶走肉香。如果是新鮮的豬肉、雞肉,本身沒有很重的異味和血腥味,直接大火焯,什么都不用放。
焯水后要用溫水清洗,不能用涼水,溫差大肉會迅速緊縮變柴,還不容易燉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