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曾經的輝煌,如今早已不甪且江河日下。蘭大今天的頹勢可能就是哈工大的明天。這可能就是題主希望哈工大的樣子吧。
全國優秀的考生就那么多,哈工大難道就不能分一杯羹。動了誰的奶酪,那誰就要努力了。
整體分數線的提高就意味著更好的本科生質量,就意味著未來有更多的期待,這種整體上的優勢日積月累就會逐漸拉大校與校的差距。
哈工大在沒有地域優勢的情況下,意味著招不來更優秀的教職人員,招不來更好的學生。哈工大難道就應該坐以待斃嗎?難道就不能尋求突破嗎?
哈工大想招收更優秀的學苗,必須實行雙輪驅動模式。
第一個,哈工大必須實施“精英教育”。哈工大深圳的高分考生尤其是哈爾濱本部的英才本碩博。這些高分考生將支撐起哈工大的未來。哈工大自培的師資、共和國的將軍、航空航天部門的領導、政府部門的高層領導、科研部門的優青杰青長江院士等等大概率都會從這些精英人才中誕生。要想保持哈工大在工科領域的地位,必須依靠這些精英人才。
第二個,哈工大必須實行嚴格的本科教育。每年招收7800名左右的本科生必須實行嚴格的本科生培養。不能讓“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成為空談。只有高質量的本科教育,當他們學成后,步入社會的各行各業,就像一顆顆火種,開枝散葉,提高哈工大的口碑,形成正向循環。
不要擔心什么畢業率,如果是因為自己的不努力,那么學校該開除就開除,該延畢就延畢,該退學就退學。讓那些不是真心上哈工大學習而心懷投機心理的人望而卻步。篩選沉淀下來的才是合格的哈工大人。一名不合格的畢業生走向社會給學校造成的負面影響會成幾何倍數擴散,可能學校幾十年在這一地區積累起來的口碑瞬間土崩瓦解,這就是所謂打江山易守江山難。
哈爾濱工業大學一校三區(哈爾濱、威海、深圳),三校區統一品牌、統一規格、統一標準、統一要求、統一質量、協同發展。三個校區地理位置不同,但培養標準是一樣的,一校三區的學生們共同接受哈工大的精神文化熏陶,領悟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