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飼養過300多種動物的人,可以負責任的跟你講:難。離開了自己熟悉的環境,動物可能長期會處于緊張和焦慮的狀態,而絕大多數野生動物,都需要在身體狀態最好,也是最放松的情況下才會進入發情。但圈養條件下,動物的身體素質比較差,自然交配就成了難題。
在野外,動物每天的運動量是非常大的,為了尋找食物,它們的活動范圍可達數十公里。而圈養動物由于籠舍的限制,活動區域非常小,這種環境中的運動量和在野生環境中是無法相比的,也就導致了圈養野生動物的體質、運動能力和身體機能都比較差。
游人的干擾可能也是人工繁殖困難的一個原因。生活在動物園的野生動物每天要面對成百上千的人類圍觀,而對于一種生活在山間密林中,過著隱士一般生活的野生動物,喧囂的環境可能會對其造成很大的壓力,導致其過于緊張,不愿意交配。比如香港海洋公園的兩只熊貓,經過9年嘗試均未能有子女降生,但由于疫情原因,香港海洋公園在2020年關閉了,結果沒多久熊貓就有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