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的消化生理學也很特殊:雖然它們的主食是竹子,但由于消化道結構功能等原因,對竹子的利用效率很低。據報道大熊貓對竹子的消化效率僅為17%。同時食物在消化道內的停留時間相對較短,只有約8-9小時,所以大熊貓每天的食量很大,據相關研究表面,一只大熊貓每天大概會取食竹子10-20千克。
大量進食、食物快速通過消化道、借助腸道微生物的幫助,是大熊貓獲得能量和營養的一種策略。與此同時,大熊貓還有維持低代謝水平的能力,這樣一來,它們維持自身生存和日?;顒铀枰哪芰恳蚕鄳獪p少。大熊貓在野外的活動水平很低,這一特點在動物園我們也能看得出來,大熊貓的行動總是很遲緩,懶洋洋的樣子也增加了它們的可愛值。在形態學上,大熊貓的一些能量消耗器官如大腦、肝臟和腎臟等也趨于縮小。
需要不斷進食,對能量的需求和損耗偏低,這些大熊貓長期進化的生存策略,決定了它們不需要冬眠也可以安全度過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