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環(huán)境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馮新斌研究員帶領的汞的區(qū)域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研究團隊,以云南山哀牢山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森林為研究對象,開展了植被葉片對汞的吸收以及根系中的汞生物地球循環(huán)的研究,運用天然汞穩(wěn)定同位素解析了植物體葉片和根中汞的來源及遷移機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進展。
大多數(shù)重金屬能夠被植被根系從土壤中吸收,再隨著蒸騰過程等生物作用向上傳輸進入到植被地上組織,最終達到葉片,但植被吸收汞的過程是明顯不同的。
植物葉片表面能夠吸附大氣中的氣態(tài)單質汞,一部分汞也能夠隨著氣孔的光合/呼吸過程進入到葉片內(nèi)部。另外,植被根系能夠從土壤中以水溶液的形式吸收汞離子,但是被吸收后的汞在根系導管中的傳輸距離非常有限,因此不能夠傳輸?shù)降厣喜糠帧?/div>
所以說,植物中的汞濃度通常是處于幾個到幾十個ppb(10-9克/克),濃度是非常少的,因此并不會對植物體造成毒害效應。但是特殊情況下,例如在某些污染地區(qū),植物體中的汞濃度達到幾十到上百個ppm(10-6克/克)的時候,會明顯影響植物的生理過程。
感謝您的支持,請隨意打賞。您的贊賞將鼓勵我繼續(xù)創(chuàng)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