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時期北極熊還真有可能吃過企鵝。大約在500年前,北極地區生活著一種后面黑前面白長有一對短翅膀卻不會飛翔的鳥類,它就是penguin——企鵝。后來,在人類的瘋狂捕殺下,北極地區生活的企鵝走向滅絕。Penguin這名字后來被生活在南極的“同伴”獨享。北極滅絕的企鵝被稱為大海雀。現在遺傳學證明,大海雀和企鵝(現存的南極企鵝)二者僅僅是長的像,親緣關系很遠。
隨著,進入人類時代,尤其是工業革命之后,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雪開始加速融化,給北極熊的生存帶來嚴重挑戰。比如2018年4月拉尼娜事件結束后海溫上升很快,導致了北極圈內出現30℃甚至以上的氣溫。全球變暖會導致極端氣候越來越多,造成越來越多的海冰融化,會對北極熊的棲息地和捕獵帶來嚴重影響。北極熊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海冰上,它們在冰上打穴哺育后代,可以說海冰就是它們最重要的棲息地。此外,北極熊還需要在浮冰上捕獵它最重要的食物—海豹。如果,北冰洋無冰的區域擴大,無冰期的時間延長,北極熊的捕獵越來越困難。
不過,全球變暖帶來的北極冰川面積減少不是威脅北極熊生存的唯一因素。從北極熊的演化歷史來看,它們在地質歷史時期適應了無數個比當今更加溫暖的暖期。北極地區也曾經出現過無冰期。除了氣候因素外,人類的捕獵是限制北極熊生存的關鍵因素。上世紀50年代,由于人類的捕殺,北極熊的種群數量曾經一度跌至5000頭左右。從1960年代之后,各國都開始嚴格管制商業捕獵,北極熊種群開始恢復,到1984年總數達到25000頭,到2005年數量穩定中略有下降。當前,全球范圍內的19個種群約有25000北極熊,其中6個種群的數量在下降。雖然,北極熊種群的總體趨勢平穩,但仍需要人類的關注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