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絨毛膜雙胎(monochorionic twins)和雙絨毛膜雙胎(dichorionic twins)是雙胞胎的一種分類方式,主要根據胎盤和絨毛膜的數量進行區分。以下是它們的主要區別:
1. 絨毛膜和胎盤的數量
- 單絨毛膜雙胎:
- 絨毛膜:只有一個絨毛膜(chorion),所以兩個胎兒共享同一個絨毛膜。
- 胎盤:通常共享一個胎盤,但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有兩個相連的胎盤。
- 雙絨毛膜雙胎:
- 絨毛膜:每個胎兒有各自獨立的絨毛膜,即兩個絨毛膜。
- 胎盤:通常有兩個獨立的胎盤,但在某些情況下,兩個胎盤可能會融合在一起。
2. 胚胎分裂時間
- 單絨毛膜雙胎:通常在受精后的第4-8天胚胎分裂。這種情況更常見于同卵雙胞胎(單卵雙胞胎)。
- 雙絨毛膜雙胎:胚胎在受精后的第1-3天分裂,或者本身就是兩顆受精卵(異卵雙胞胎)。
3. 風險和并發癥
- 單絨毛膜雙胎:
- 存在較高的妊娠并發癥風險,例如雙胎輸血綜合癥(TTTS),由于共享一個胎盤,一個胎兒可能會從另一個胎兒那里“偷”走更多的血液。
- 還可能面臨雙胎反向動脈灌注序列(TRAP sequence)和雙胎間輸血不均(TAPS)。
- 雙絨毛膜雙胎:
- 并發癥風險較低,因為每個胎兒有獨立的胎盤和絨毛膜,胎兒之間的血液供給相對獨立。
- 但仍可能面臨早產、胎兒生長受限等雙胎妊娠常見的風險。
4. 超聲檢查的區別
- 單絨毛膜雙胎:
- 在超聲檢查中可以看到只有一個胎盤和一個絨毛膜,通常會有“T”字形膜間界面。
- 雙絨毛膜雙胎:
- 超聲檢查顯示有兩個胎盤和兩個絨毛膜,膜間界面通常呈現“Lambda”或“Δ”形狀。
5. 臨床管理
- 單絨毛膜雙胎:
- 需要更頻繁的產前檢查,以監測胎兒生長和并發癥,尤其是從16周開始需要每2周做一次超聲檢查。
- 雙絨毛膜雙胎:
- 產前檢查頻率相對較低,但仍需要比單胎妊娠更多的監測。
總結來說,單絨毛膜雙胎和雙絨毛膜雙胎在絨毛膜和胎盤的數量、胚胎分裂時間、并發癥風險和臨床管理上都有顯著區別。了解這些區別對于雙胞胎妊娠的管理和監測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