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會覺得海魚生活在蔚藍的大海里,環境更好、污染少,DHA 含量更高,更安全、更健康。這是真的嗎?
首先,大家要知道一個現實情況:在全球化的今天,海洋魚類也會受到環境的污染,日本還要往海里排放核污水呢。
魚類中常見的一個污染因素是重金屬。
比如,有研究對北京市場中人們經常食用的10種魚肉中重金屬砷等元素進行了檢測,結果發現,海水魚中重金屬含量要高于淡水魚。
上海的研究研究也發現,海水魚中重金屬鎘的含量也要高于淡水魚。
魚類另一類常見的有害物質就是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有研究對深圳市市售魚類中多溴聯苯醚(PBDEs)的污染水平進行了評估發現,海水魚中的含量要高于淡水魚。
上海市售動物性食品中多氯聯苯(PCBs)的濃度和生物有效性評估也發現,海水魚中PCBs的濃度水平要高于淡水魚。
美國的情況也不會多么樂觀。比如杜克大學的研究發現,深海中的甲基汞,由于與鹽(氯化鈉)的分子結合,所以在環境中更難被分解,對健康的危害也更大。
實際上,各國健康機構提示大家不要吃的幾種高汞魚類,包括鯊魚、旗魚、鯖魚、方頭魚,這些魚都是海魚。
其次,淡水魚的DHA并不一定比海魚少。
有研究對4種淡水魚(黑魚、包頭魚、鯽魚、桂魚)及6種海水魚(鰳魚、秋刀魚、虹鱒魚、刺鯧鱈魚、小帶魚)測定發現,淡水魚中n-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并不比海水魚低。
還有研究對比鮭魚、帶魚、黃花魚、鲅魚和鯧魚5種市售海水魚和鱸魚、鱖魚、中華鱘、鰱魚、鳙魚、羅非魚、武昌魚、鯉魚和草魚9種市售淡水魚;
主要對魚肉和內臟脂肪中的EPA和DHA含量進行分析比較,結果發現,淡水魚中的EPA和DHA含量并不會比深海魚低,含量最高的甚至是淡水魚類鱸魚。
實際上,不論是海水魚還是淡水魚,它們的營養并沒有太大差異,如果條件允許,都是值得吃的健康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