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游牧民平時的食物有這些:
1.小規模的粗放農耕所生產的耐旱雜糧。
2.采集到的草籽、野果野菜、根莖和菌類。
3.加工過的奶制品,像是無味或者味道輕的奶酪(奶豆腐),發酵有味的奶酪(酸奶疙瘩),酸酪(就是做完奶豆腐剩余的汁水),酸奶等等奶制品,或者直接食用牛奶,羊奶,馬奶和駱駝奶。
3.狩獵所得的肉類,多數情況下是小型的嚙齒類兔類和鳥類,少數情況下才有中大型的獸類和禽鳥,河里的魚也是食物來源之一,提供的肉量不多只能當做副食。
游牧民最主要的是利用“游牧五畜”(牛,馬,綿羊,山羊,駱駝)的奶,毛和力量,很少專門為了吃肉去宰殺家畜。事實上游牧民族的主食是雜糧和乳制品外加采集來的野生植物,這些里面可不缺乏碳水啊……
《蒙古秘史》中所記載用來充饑的食物有:
采集當季的野蘋果和稠李;用尖頭棍子掘出可食用的植物根絡;尋找野生大蒜、洋蔥、百合球莖和韭蔥;在河中捉鮭魚、河鱒和鰷魚;用鈍頭箭矢射獵小鳥,捕捉土撥鼠和田鼠。
而“奶和肉”—奶和畜肉—才被視為是理想的食物,是成功的標志。
1241年蒙古人攻陷基輔之后不久,兩名來自西歐的使者分別造訪了蒙古大汗的王庭。第一次的主角是教皇英諾森四世的使者柏朗嘉賓;第二次則是代表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的威廉·魯布魯克。他們在出使過程中的見聞是研究早期蒙古人的社會與飲食的重要史料。
柏朗嘉賓描述道:“我們早早起身,一直行進到夜晚都沒有吃任何東西,而且我們常常很遲才到達宿處,導致晚上根本沒有時間進食,原本應該在當晚吃的東西到早晨才給我們。我們常常更換坐騎,因為馬匹絕對不缺,我們騎得飛快,決不停歇,馬匹能跑多快就跑多快。”魯布魯克也遭遇了類似的情況。“我們只有到了晚上才拿到食物,”他寫道,“他們早上會給我們一些喝的東西或做成湯的黍米,晚上則會有肉—羊肩和肋排—以及能喝多少就有多少的肉湯。”然而,這貌似貧乏的食譜對于西方人而言實為不祥之兆,他們擔憂即將遭到來自大草原的侵略。柏朗嘉賓說,蒙古人“非常吃苦耐勞,而且當他們斷食一兩日之后,他們就唱起歌來,并且歡樂得仿佛已經填飽了肚皮。在騎馬時,他們能忍受嚴寒和酷熱”。并且魯布魯克發現,“當我們喝了足夠的肉湯時,我們就完全恢復活力了,我認為它是最有益健康的飲品,特別有營養”。
起初,柏朗嘉賓輕蔑地稱蒙古人什么都吃—狗、狼、狐貍和馬,甚至老鼠,而魯布魯克則提到了土撥鼠和榛睡鼠。但當他們經歷饑餓和極端條件時,修士們轉而贊賞這些補給資源的重要性,它們曾養活了年輕的成吉思汗一家人,并且當情況艱難時可以仰賴。浪費食物被嚴格禁止,據說源自成吉思汗,但可能早很多。動物的每個部分都被吃掉或派上些用場,骨頭在剔出骨髓后才喂給狗,洗餐具只是在肉湯中涮一涮,然后洗碗水又放入鍋中,既是因為絲毫不可浪費,也是因為水在大草原上是一種珍貴資源。沒有立刻烹飪的肉被剁成細條,并在太陽下風干,以備未來之用。肉干重量較輕,易于運輸,并且放在大鍋中一煮便是一道肉湯。黃油也被儲存起來,女人把牛奶煮熟,從中提取黃油結成凝乳,隨后將其在太陽下曬干,直到變硬為止。當冬季來臨,他們將干黃油塊放入皮囊,倒入熱水,反復攪動,直到凝乳溶解,復水成酸奶。
普通人不使用桌布或餐巾,把油乎乎的手在褲子上或草上擦一擦了事。他們“沒有面包、香草、蔬菜或任何其他東西,除了肉之外一無所有,然而,他們吃得很少,其他民族幾乎無法靠這么點吃食生存”。上菜的方式極盡簡樸,不過仍會努力顯示出偏好和地位:“他們中的一個人將食物切成小塊,而另一個人用刀尖插住它們,分給每個人,一些人較多,一些人較少,取決于他們是否想對其表達以及表達多少敬意”。魯布魯克也給出了幾乎完全一致的記載。“他們用一頭綿羊的肉就能養活50到100人,”他宣稱,“他們將肉切成很小塊,放在一只盤子上,旁邊放著鹽和水,因為他們沒有別的調味料……并且給旁邊每個人一兩口食物,這取決于就餐的人數……主人自己首先取用他想要的。”
蒙古人對于流食的偏好勝過固體食物,不僅肉湯無所不在,還有若干種奶。用柏朗嘉賓的話來說:“只要有馬奶,他們就大量飲用;他們還喝羊奶、牛奶、山羊奶,甚至駱駝奶。他們沒有葡萄酒、麥芽酒或蜂蜜酒,除非其他民族提供。此外,在冬季,他們沒有馬奶,除非是富人。他們用水煮黍米,并且煮得很稀,不能吃,只能喝。他們每個人早晨都喝一兩杯,白天不再吃東西;但到了晚上,他們都能分得一點肉,并且喝下肉湯。但在夏季,鑒于有大量馬奶,他們很少吃肉,除非恰巧獲贈,或是在打獵時捉到一些鳥獸。”魯布魯克則記錄道:“他們帶來一些燃料以及一只羔羊的肉,作為三個人六天的食物,每天還有一碗黍米和一夸脫酒,將黍米也放在肉湯中同煮。”
即使是蒙古人的上層精英飲食也是極其簡樸的,和普通人一樣一天也只有兩餐:早餐和普通牧民一樣只有一些摻了奶和油脂的稀粥和一點酒,唯一的區別就是在冬春馬奶匱乏之時他們可以有黍米酒作為替代品;正餐也不像中國人或者希臘人那樣有分為主食、菜肴和飲品的概念,而是只有各種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就是各種用肉、內臟、血和骨頭做成的湯或者更濃稠的湯羹,還要加入黍米和野生蔬菜;還有各種奶制品,往往搭配著野生的水果、堅果和香草來食用。馬奶或黍米釀成的酒也通常不被視為飲料,而是食物中的一部分。唯一的固態食物似乎只有米面炒熟后拌著奶制品和油脂來食用了,烤肉由于水資源和燃料的寶貴只有特殊的時候才能吃到。雖然非常簡樸,但是對比普通人50到100人分食一頭綿羊和一只小羊羔作為六個人三天的食物來說,已經是非常的豪華了。蒙古人豪華的盛大宴會已經是轉入半定居狀態之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