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人真的會吃土.食土,在喀麥隆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喀麥隆隨便一家超市都可以買到土,當地叫高嶺土,在那里每個孩子都有吃土的經歷。殖民時期關于當地的文獻就有關于這種行為的詳細記錄.
食土在很多國家都有相關報道,在我國的山西武鄉有種小吃叫"炒指",就是用黃土包裹制作的.別的國家包括阿根廷、伊朗和納米比亞也有吃土的記錄。研究還得出了某些規律:在熱帶地區且在兩類人身上這種行為出現的概率比較高:兒童和孕婦.孕婦用土來治惡心.當然無形之中對胎兒也起到輔助作用.
而我國山西武鄉的這種黃土小吃卻又包含著智慧的故事.
十六國時期后趙皇帝石勒是武鄉人,常年征戰,俗話說大兵末動,糧草先行.戰況激烈起來,常常誤了安鍋造飯,人是鐵,飯是鋼.士兵空著肚子,戰斗力當然大打折扣。為了解決吃飯問題,在戰場上百戰不殆,石勒便想法給士兵帶干糧,開始是帶蒸、煮的面食,面食不經留,幾天吃不完,就會腐爛變質。后來,石勒就據當地人的經驗讓人們把面和好后,搟成厚厚的餅,切成手指大小的塊,用水煮熟再用火烤干,這種面塊就是炒指的雛形。
由于面塊水煮后再烤,費時費力,影響戰事,石勒手下的一個火頭軍試著用干土磨成粉,用鐵鍋將干土煮沸后再來炒這個面塊,沒想到成品出來居然很有特色,不僅攜帶方便,而且吃起來香脆可口。最重要的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食用,這位火頭軍還發現了炒指一個重要的藥用價值,那就是士兵帶著炒指,無論走多遠,只要經常吃一點,就很少會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為此,石勒將這個有創意的火頭軍提拔為糧草官。公元319年,石勒登基做了皇帝,他認為是武鄉的黃土炒指在他安立天下中功不可沒,于是賜名“皇土炒指”。從此“皇土炒指”這個獨有的民間小吃就一代代流傳下來。
最為提倡"吃土"理念的,還有美國著名自然醫學專家喬希.阿克斯博士.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一舉奪得8枚金牌的世界級游泳名將“飛魚”菲爾普斯的保健醫生.一直致力于幫助人們用食物替代藥物來獲得健康.阿克斯博士認為土壤里所具有的微生物是人體腸道微生物群的重要來源.千百年來人類與土壤相依相存的親密關系是人類得以健康發展的前提.
喬希.阿克斯博士的著作《吃土》就充分反應了人類對土地的不可或缺.現代社會各種形形色色的疾病頻發,過敏性疾病,炎癥性腸病,類風濕關節炎,慢性便秘和腹瀉,肥胖,抑郁等等.對此人們往往求醫無果.喬希博士在《吃土》中以西方解剖學的觀點指出當今社會由于工業和農耕革命的高速發展,造成人體腸道菌群失缺,損傷腸道粘膜形成腸漏癥,引發多種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而“吃土”是解決所有疾病根源的有效方法。
作為一部引導人們回歸傳統自然生活的力作。喬希.阿克斯博士告訴我們,回歸大地,重新吃土,是治療百病的根本方案。《吃土》以三個部分來體現全書思想:
一:百病叢生的根本原因:腸漏癥。
二:腸漏癥的罪虧媧首是菌群失調。
三:吐土方案迎回遠離的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