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學霸的光環實在太耀眼了,不允許你有一點點錯誤,有一點點瑕疵。
就因為我是學霸,我是乖孩子就不允許我有一點點錯誤,也不允許我發泄自己的情緒,或者說出自己的無助。
有時候很多媽媽也聽習慣了別人的夸贊哇,你家孩子真厲害呀,考試又考了第1名啊。
習慣了這樣的稱贊就不允許孩子考第2名或者是考第3名。
孩子考了第1名,回到家全家人都樂呵呵的夸贊著,可是誰關心過孩子臉上是露出了微笑還是露出了憂愁呢?
其實孩子捧得越高,他心里的負擔也是越重的。
他可能會想我這次考了第1名,那我下次要是沒有考到第1名回到家里會不會挨媽媽的罵呢?爺爺奶奶也會說你這幾天都沒好好學,在干嘛呢?是不是想偷懶了,那可不行啊,你可不能像你爸爸那樣啊。
讀書的時候都在偷懶。你現在應該好好讀書,超過你爸爸媽媽。像隔壁鄰居的叔叔一樣的當上了公務員啊,或者當上了老板啊,開著小車住著豪房。
你看你爸爸媽媽現在都在外打工一年到晚也掙不了幾個錢你看那些隔壁的叔叔他們在城市里面。都有自己的工作,買了車又買了房,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要知道你爸爸媽媽現在這么勞累的工作就是為了你,他們找不到好工作呀,賺不到錢就是因為沒有好好讀書,你就應該好好讀書才能對得起他們。
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幾句話,我們大人聽起來好像就是嘮叨話而已,但是在小孩那里他會覺得我如果不好好讀書或者這次考試考得不好,那就是對不起全家人,那全家人對我的希望都破滅了,那我就是全家人的罪人了。
這時小孩子心里的苦沒有辦法向身邊的親人傾訴。
只要一說出來家里人的嘮叨和家里人的責備,使他更加喘不過氣來。
他唯一想到的辦法就是我消失在這個人世間,那什么事情都沒有了,全家人都過得開心了。
就像我女兒有時問我媽媽,我要是讀書讀不好,我應該怎么辦呢?我考試如果沒有考到前10名,你是不是就覺得我是個沒用的孩子呢?
我說怎么會呢?你永遠都是我的孩子,不管你成績好不好,只要你每天覺得開心過得充實就好了。
就像你說要學彈古箏,我和你爸爸全力支持你。
我們并沒有說你不要因為彈古箏付出的時間太多了,而耽誤了學習或者說不能學彈古箏哦,因為彈古箏每天都要有空余時間來練琴,這樣會耽誤學習的。
我們都說只要你喜歡就行了,因為你說你喜歡看你音樂老師彈古箏時候的那種氣質那種優美,深深的吸引你了。
說實話我們家條件也不是很好,但我們依然咬緊牙關讓女兒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每次看到女兒坐在古箏前,優雅的彈著古箏那種享受,陶醉的樣子,我就很高興。
有時候他在彈古箏的時候,我們都做好飯了,準備吃飯了,奶奶說姐姐吃飯了小聲的叫他,他都沒聽見。
姐姐彈古箏的時候真的是憧憬和陶醉在里面了。爺爺奶奶都不忍心打斷他,總是說讓他再彈一會吧。
有時我會問他現在上初中了課程也增加了,你還會堅持每天彈古箏嗎?我女兒說只要我喜歡我有空或者我有煩心事的時候,我就喜歡坐在古箏前談起自己喜歡的音樂,沉浸在音樂中,那我的煩惱都忘記了。
有的媽媽會說,就你家這條件還舍得一節課100塊錢讓你女兒去學彈古箏,真是奢侈啊。
況且現在這個社會環境就算彈古箏考級考到了10級以后也不可能能靠彈古箏或者教別人彈古箏來養家糊口。
我總是笑笑說沒關系的,那只是一個愛好而已。小孩子喜歡就行了。
所以我們很多父母總是就說,只要孩子考試考高分學習成績好就行了,其他的沒必要耽誤太多的時間,沒必要學。學來也不能養家糊口,也不能掙錢。
人活在世上總不能只為了錢而活吧,或者只為了學習成績而活吧。
人活在世上這么久,總要做一點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吧,這樣子的人生才有意義。
我總是跟女兒說你學習只需要用7分勁就行了,其他三分勁用來過自己的生活吧。
這個16歲的女孩穿著睡衣獨自離開家,心里的無助,心里的傷痛真的是無人訴說才會選擇這樣的。
我們做父母的首先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和身體健康,再關注孩子的成績,不要以成績的好壞來評價孩子的好壞。
現在我們這個社會是以創新和科技來尋求發展的,所以我們的孩子成績的好壞并不能判斷孩子未來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