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情況是學生不守紀律的行為打破了課堂氣氛,此時很多老師選擇停止教學轉為管教,再行銜接就要花費更多時間,教學效果也斷崖式下跌。
我從師父那里學來一個方法:如果該生的行為實在明顯到不可忽略,或者給出了讓同學們哄堂大笑的答案,不妨繼續(xù)以探討研究的口吻分析剛才發(fā)生的事件,盡快尋找原因:
是學生沒聽清楚問題?是學生發(fā)音不清晰引起大家誤會?還是走了神或者開玩笑?如果發(fā)現(xiàn)錯誤中有合理成分,及時予以肯定,為學生補臺,讓這名學生免去尷尬,也讓大家都受到教育和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