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上面的真空球形雞,我們可以大致得出結論。牛市的持續需要四個因素:
一是源源不斷投入的資金。誰的錢也不是刮大風刮來的,投入的資金必須要有回報,股市回報的方式只有兩種,一種是分紅回報,另一種是下家接盤形成對上家的回報。
二是企業經營靠譜,未來有充盈的分紅回報投資者的可能。
三是接盤的B--韭菜足夠多。
四是情緒。說來好笑,股市的情緒影響經常是踩踏式的,一個不靠譜的破消息搞掉幾十億幾百億市值非常常見,這種踩踏有幾百年的歷史。《日本蠟燭圖技術》里記錄了一個真實的故事。
伊利諾伊州的大豆主產區發生了旱災,除非災情能夠在短時間內緩解,否則將會發生嚴重的大豆短缺……突然,一扇窗戶的玻璃上流過幾滴水珠。看哪,有人高喊,下雨了!一下子,500雙以上的眼睛(指500多位場內交易商——編者注)齊刷刷地轉向那扇大窗戶……雨,浙浙瀝瀝地下了起來,越下越大,最后竟成了傾盆大雨。芝加哥的商業區籠罩在雨幕之下。
賣出。買進。買進。賣出。叫買叫賣聲從交易商們的唇邊炒豆似地飛出來,匯聚成轟轟然的一團嘈雜,壓過了窗外震耳的雷鳴。起先,大豆的價格慢慢地回落,后來,就像染上了某種熱帶傳染病,大豆市場全線崩潰。
芝加哥確實下著瓢潑大雨。可是,芝加哥并沒有人種植大豆。在大豆主產區的中心地帶,離芝加哥300英里之遙的南方,天空沒有一絲云彩,陽光普照,干旱依舊。然而,盡管大豆地里沒有下一滴雨,雨,卻下在交易商們的頭頂上,這些雨滴才最有發言權。對市場來說,不管發生什么樣的事情,除非市場對它確實有所反應,否則它就沒有什么意義。市場的辯戲,是交易商們憑心智利情緒來進行的。
那么我們挨個分析,這四個因素,都具備了沒。
資金面,M2非常充裕,且嚴禁流向房地產,那么股市就成了熱錢最佳出口,這項基本要素具備了。
企業面,GDP雖然轉正,但未來不樂觀,官方明著說未來2-3年比較難,從上市公司半年報預報情況看,除了疫情相關的公司,大部分是下滑的。
接盤的B,各大媒體都在督促老股民來炒股了,應該是有不少。
至于情緒,這東西比較玄學,暫且不談。
對比十幾年來幾次大牛市,最大的特點是資金面充裕(這是重中之重,看看M2),經濟面向好(資金面充裕必然帶來大的固定資產投資,之后會帶動大量的就業并提升公司業績),投資者情緒穩定,對未來有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