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板塊向西對中華大地尤其是華北板塊的俯沖——由于大洋地殼和上地幔(巖石圈)比大陸地殼薄得多(5-12千米和200多到數十千米)而且密度更高(3g/cm3和2.5~2.7g/cm3),因此太平洋洋殼向華北陸塊邊緣地幔俯沖——雖然同樣是板塊俯沖,但是結果卻和印度板塊的俯沖截然相反,華北陸塊東部非但沒有被抬升和擠壓,反而出現了顯著的伸展變薄,科學家們認為很可能是太平洋樣殼向下的俯沖導致華北陸殼巖石圈底層出現熔融,進而出現大面積地殼斷裂坍陷——太行山以東直到朝鮮半島,其實都是華北地塊東部斷陷形成的巨大盆地,渤海和黃海其實都是被海水淹沒的華北地塊的一部分,甚至日本海也是華北陸塊東端出現的地裂進而形成的小洋盆。今天華北陸塊西部也就是黃土高原地區西部巖石圈(地殼和上地幔)厚度有200千米,太行山約有120千米,華北平原只有80千米,山東半島只有60千米。所以太平洋板塊客觀上形成了把華北平原向西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