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要知道,1歲以下嬰兒由于其腹部器官較為脆弱,本就不建議使用海姆立克法,一般是采用背部拍擊和胸部沖擊法。
海姆立克法:
原理:通過對腹部進行快速向上、向內的沖擊,讓膈肌快速上移會壓縮胸腔,此時胸腔容積急劇減小,導致肺內壓力瞬間增大,肺內殘氣會形成一股強大的氣流,沖向氣道。
位置:腹部正中線、臍上兩橫指處(避開肋骨和劍突)
由上可知,海姆立克法是通過氣流的沖擊,來解除呼吸道的梗阻。這股氣流能沖得動的異物首先要滿足一個條件,就是質地較硬,像堅果、糖果、爆米花、硬幣、紐扣、塑料等等,都可以嘗試用海姆立克法。
在果凍這種又滑、又軟,富有彈性,容易變形的食物面前,海姆立克法的效用會大打折扣!如果不夠直觀,你可以想象孩子嗆奶的時候,你是用背部拍擊法還是海姆立克法?
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參考嗆奶的思路:
清除寶寶口咽異物,可以用手指纏紗布深入寶寶口腔清理;
讓寶寶其俯臥在大人腿上,上身前傾45~60度,用力拍打;
刺激寶寶哭叫咳嗽,用力打寶寶背部或彈腳底板刺激,讓寶寶因疼痛而哭叫、咳嗽;
如果發現寶寶臉色青紫,及時撥打120;
如果寶寶沒有了意識、脈搏,要立即進行心肺復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