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貨幣理論與凱恩斯主義更像是遞進和替代關系,更加注重政府大手干預市場,且對財政赤字和央行的獨立性的態度更加激進,凱恩斯主義過度使用帶來了滯脹和金融危機,應對這種人造經濟過熱的出清,現代貨幣理論又在2008年之后悄悄的接盤,在經濟全球化下生產力繼續提升,確實在短期內既快速恢復了增長,又維持使用國的通脹水平,但也積累了大量的政府負債和金融泡沫,當通脹反彈,央行與政府目標不一致,高息和高杠桿并存,極大的加劇了政府結息帶來的財政負擔,財政可持續性大幅減弱,同時因為過多的政府參與的基礎貨幣投放,帶來了金融泡沫,同時無限印鈔削弱了貨幣本身的信用,看起來美元很強,實際上都是同行的襯托,同時巨大的投資需求土壤,行生了各類新型的金融投資投機工具,甚至逃脫了傳統金融投資品的稅收限制,這都是全球經濟的縮影。現代貨幣理論可能不是未來,而更是2008就開始使用的過去式,加逆經濟全球化,過去金融泡沫吹得越大,政府債務積累越高,金融投機工具越瘋狂,實現財富畸形分配的效率越高,則未來硬著陸的風險越大,包括經濟和社會風險,不管凱恩斯主義也好,現代貨幣理論也罷,貨幣供給再多,都無法真正解決財富結構問題,反而在資產泡沫和旁氏化中激化風險,人們總是在同一個坑里以不同的姿勢反復的跌到,但從來不會從中學到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