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書的時候要跟小寶寶一起看,邊看給小寶寶講,手指頭要指向界面(或文本),可以讓寶寶目光集中在界面(或文本)上去。
2、鼓勵孩子學習某相關的知識并不是講幾回信用卡、掛畫、書就行了,而是應該連續看,大部分連續看的時間不少于一個月。
3、睡前不談嚇人的小故事,以防小孩經常做噩夢。
4、不苛責小孩會背,能寫,以防小孩認為是壓力,將來反感看書。
5、說完劇情后,提一些創造性問題,教導孩子思索,調查孩子是不是聽得懂。
6、小故事一次說完,不可以講一半剩一半(除非是講著講著孩子睡著了)。
7、溫故而知新。在幼兒成長過程中,他之前看過信用卡、掛畫、書依然可以用于學習培訓,父母只需要將專業知識的外延延展就能(如僅僅是一張蘋果的產品圖案和漢字的信用卡,父母可以教育小孩,蘋果公司是紅色、口感酸酸甜甜、看起來圓溜溜、蘋果和梨、桃都結在樹下,它都歸屬于新鮮水果等)。
8、讀書的時候需有角色意識,如讀老人說話時,響聲要看起來衰老些,看到小孩子說話時,響聲應要看起來稚氣些。念書的語氣也要跟具體內容相符合。
9、去看書的時候要注意間距,小寶寶前三個月可平躺著,將信用卡舉在眼上邊一定距離看,當她能夠坐著時,就需要坐起看,并且寫作業的光源好些。睡前給寶寶講故事,就不能讓孩子看見書了,由于光源弱,而孩子平躺著,不益于孩子視力。
10、書應放在固定某點,如臥室床桌子、書架子、柜子上,培養孩子邏輯性,假如書發生損壞,一定要用透明膠帶條或膠粘上,鼓勵孩子愛護圖書的好習慣。
11、說故事時,孩子如果會提一些無緣無故的難題(如:雛雞為什么吃小蟲子?父母可以對他說:雛雞肚子餓了。雛雞為什么肚子餓?……),媽媽要滿足其的探索欲,為他說明白。
12、2—3歲的小孩會出現大體的性別意識,一般男孩兒愛看武器、汽車和書,女生喜不好看花草植物等書,家長應尊重與引導學生愛好,讓她們按社會認同的胎兒性別去發展,防止日后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不符合。
13、念書不能超前的過多,1歲的小孩給他講3歲的孩子看的書,孩子就會沒有興趣的。
14、書不必一次買很多,一般手上的書籍看的差不多了,孩子又幾乎都理解了,再買一二本一個新的,3歲以上小孩可帶上一起去購買圖書。
15、小孩愛看時陪她看,孩子不愛看,父母不能奢求。
16、小孩愛看哪本書,就給他講哪本,不是媽媽愿讓孩子看哪本就給小寶寶講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