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老師,在校園里我教是指《幼兒心理學》,我對孩子們自我意識的高速發展很感興趣,因此自打小孩出生后,我就特別關注與注意她自我意識和性興趣的一些主要表現。如今,我們將我們所看到所記載的女兒的自我意識和性興趣表達出來供分享給大家。
女兒的第一次性好奇心發生在一歲多的情況下。那是她對自身糞便從排泄系統代謝出來之后的高度關注逐漸,她不僅關心排泄系統,更加關注糞便。那時候閨女并不是感覺自己的代謝的排泄物不好看、刺鼻,有時候還引以為傲,感覺特別好玩,排便后女生會手里拿著枯樹枝在尿是或排泄物上劃來劃去。從那以后,兒童在向外代謝時,總是喜歡往后面看……。
2歲多一點時,小孩能通過性別的服裝來判斷男人女人。這時,你問:你也是男生還是女生?,女生會說:我是女孩子。問:那毛絨娃娃是男生還是女生?為何?女生會說:這是女生。因為他穿著裙子。這時閨女判斷一個人的性別男孩女孩通常是此后人衣服褲子、秀發、胡子、身型、叫法來分辨。她這類判定標準,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出現錯誤,由于世界上大部分男女兩性衣著打扮都是根據閨女所梳理出的這種傳統規范來完成的。但是也有出現錯誤時。例如,閨女有一個搞音樂的長發大叔,閨女把他當成是大姐,在家人數次改正后,閨女仍不肯叫他做了大叔,每一次見這名長頭發大叔時,閨女總喜歡問:這名‘大姐’干啥叫‘大叔’?!。
女兒第一次對戀愛男性生殖器官的好奇心產生在他二歲零十一個月后的某一天。那一天,大家和閨女到花園里草地上去玩,那時候也剛好有一對夫婦帶著一個大概四、五歲的小女孩在那里玩,另一方出手大方地邀約閨女以往一起玩,女兒在征求我們自己的允許以后就以往和那男孩玩。那樣,小孩玩他的,大家坐在草地上聊我們自己的。沒多久,我看見那男孩隨處小便,可萬萬沒想到的是:那時候閨女馬上奔到那男孩最前面,低頭看男孩兒小便,男孩兒不愿意她看,就轉頭向另一邊,沒想到閨女卻圍著那男孩轉……。這也是女兒第一次還有機會見到異性朋友小便。也不知道她就是對這男孩的和她不同類型的小便方法感到好奇還是對于那男孩的重點部位感到好奇,她這專注于倔強的神給我留下了至今仍無法抹去的深刻的印象。
在今年的九月份,三歲零三個月的大女兒開始進入幼兒園學習,閨女所就讀幼稚園并沒有分男廁所女廁所,男人女人孩子們都共用一個洗手間。女兒在幼兒園生活中慢慢地意識到男孩和女孩間的不一樣,不但體現在穿著打扮等方面的不一樣,也體現在服裝里邊的不一樣。一天,媽媽抱閨女去衛生間,閨女問:母親,你幫我看看,是我‘小丁丁’嗎?(似乎是在心里困惑了很久的一個問題,并帶著一種不知道如何描述的向往),閨女講完把牛仔褲子拉掉,讓媽媽看。但是媽媽卻冰冷的說:你不要拉掉啦,我已經知道你沒‘小丁丁’了!,為什么啊?,你作為女生。,閨女真是搞不懂,為什么女孩也就沒有小丁丁呢?!關于這個問題,她曾咨詢過姥姥,也咨詢過姑姑,但獲得的回答一直:原本女生也就沒有‘小丁丁’!這種回答并無法滿足孩子心理要求。因此有一天,閨女又盯住母親很用心的問:母親,大家班里為何有的小伙伴有小丁丁,而我卻沒有?他們也都站著尿尿,卻要蹲下?!(閨女上幼兒園不久之后,她有一段時間回來的時候一直嚷著要站著尿尿,還有好幾次,因為站著尿尿,結論常常把牛仔褲子尿濕了一大片),因此,爸爸就認真地問閨女:大家班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們都站著尿尿?女兒說:并不是,僅有男孩兒才站著尿尿。這就對了,男孩兒站著尿尿,女生就蹲著尿尿。你說你是男生還是女生?自然是個女孩。因此你就該蹲著尿尿。隨后閨女再問:那父親是站著尿尿嗎?母親說:你覺得呢?女兒說:站在那里。母親再問:為什么啊?女兒說:父親是男孩兒。
有一天,母親帶著女兒去看看就那么幾個月的鄰居家弟弟,弟弟正衣著三角褲,平臥在床上,閨女冷不丁地沖過去外伸手指頭,提心吊膽輕輕一點:小丁丁!
上幼稚園后,閨女也就不再將衣著打扮作為分辨胎兒性別的重要指標,而是將是否存在小丁丁作為分辨胎兒性別的重要指標。如,我家有個芭比娃娃,父親問:這芭比娃娃是個女孩或是男孩兒?,女兒說:是男孩。 父親再問她:為何?女生會說:因為她有‘小丁丁’。講完還用手摸那芭比娃娃相對應位置給爸爸看。
女兒對性認識的不斷精確和加重,表明女兒的認知程度在不斷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