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所了解的法律規定,民事法律行為的生效通常是受到合同約定的限制的。合同是民事法律行為中最常見的形式之一,它是雙方當事人之間達成的一種協議,約定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合同是自愿訂立的,當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通過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并具有合法的目的和形式。因此,一旦合同符合法律的要求,它就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約定可以對民事法律行為的生效產生一定的限制。例如,當事人可以約定某種條件或者期限,只有在滿足這些條件或者在特定期限內才能使合同生效。此外,合同還可以約定一些特殊的條款,如違約金、賠償責任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合同約定的限制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不能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或公序良俗。如果合同約定違反了法律的規定,那么這部分約定將被視為無效。
此外,根據合同法的規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不得違背公序良俗。如果合同約定違反了這些原則,也可能被認定為無效。
總的來說,民事法律行為的生效受到合同約定的限制,但這些限制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并且不得違反強制性規定或公序良俗。合同約定應當是雙方自愿達成的,并且具有合法的目的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