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角色有關。首先,這個人物設定太軸,基本已經和我們這個時代脫節了,再不會變通也不可能這么不會變通。他剛出場的時候,是講的一種類似有點南方口音的愣頭青,我一開始有出戲。后來,他就變成正常的了,我也不知道哪一集開始,他突然就沒有了口音,難道一個人可以輕易改掉幾十年養成的習慣嗎?其次,張譯的人設不討喜,表情管理基本就是黑臉,讓我們高興不起來。張頌文演的高啟強,其實大部分時間是描述他變大佬之后的,可我最喜歡他賣魚的時候,也就是整部劇的前一小段。
大年三十,他被抓進拘留所的時候,臉上傷痕累累,那個表情管理很到位,一看就讓我覺得他是一個受了委屈被人欺負的小市民,代入感特別強,容易讓我們有親切感。后來,他就變成了背頭西裝的大佬,這個轉變說實話太快,如果銜接得再慢一點,把他一步步怎么成功的描述出來或許會更好。認了一個有錢的干爹,立馬就變大佬了,導演不要這么潦草好不好?這個不怪張頌文,導演組就是這么編排的,那更多地要考驗張頌文的演技,他還是很出色地完成了這項任務。
還有一個原因,張頌文火,因為讓觀眾產生了共鳴。
1.你說是小商販多還是安欣這樣的市級支隊人員多?
2.你說是父母雙雙平庸的人多還是安欣這樣兩個局長干爹罩著的人多?
3.你說是生活中受盡了委屈的人多還是安欣這樣保護別人不受委屈的人多?
4.你說是從小城鎮辛辛苦苦考了600多分才能進入211、985的人多還是500多分就能進清華的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