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和女兒玩一種叫做留神看的游戲。每次路過商店等門,我都會問她在這家商店的展示窗口里擺放了什么物品,讓她列出留在記憶中的物品。她能說的東西越多越好。如果我記得的話,她有很多不記得的東西。這款游戲對發展她的記憶非常有效。這次訓練的結果是,當她5歲的時候,在紐約州肖特卡大學教授面前,她可以一字不差地重復《共和國戰歌》(美國著名軍歌),這讓教授們大吃一驚。
我這樣做是為了讓她注意事物,養成敏銳觀察事物的習慣。當她兩歲的時候,我帶她去了一家賣雕刻和仿制品的商店,她對店員說:你沒有維紐斯·得·沒有維紐斯的米羅·得·麥得衣齊(兩幅畫的名字)。讓店員大吃一驚。
在她出生后的第六周,我父親給她買了一個紅色的氣球。我用短繩把氣球綁在她的手腕上。隨著手的上下擺動,氣球也上下飄動。她很高興。將來,我每周都會給她換一個其他顏色的氣球。通過這個游戲,我可以很容易地教她紅色、綠色、圓形、輕等形容詞。
我還讓她拿著木片和其他帶砂紙的物品,教她粗糙光滑的形容詞。
嬰兒通常喜歡把手里的東西放進嘴里。但只要你從小就注意到,你就不會養成這個習慣。在這方面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當我女兒兩歲的時候,我帶她去拜訪她。小女孩給她拿出漂亮的水果,說是她自己做的。所以,女兒問:媽媽,你能把它放進嘴里嗎?她的問題讓女孩莫名其妙。
我對女兒的教育絕不是強迫她去做的。孩子還活著,自然要不斷發揮她的精力。我只是努力給予各種有效的指導,以免浪費她的精力。在這樣的教育中,孩子們總是有事要做,所以他們不會因為無事可做而吃手指、無聊、沮喪甚至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