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爾瑞斯·曼利斯(Hollerith)于1896年創辦了制表機器公司(Tabulating Machine Company),后來發展成為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霍爾瑞斯在創辦公司之前,曾經在美國人口普查局工作,他意識到處理大量數據的需求,于是發明了一種用于處理統計數據的機械設備。
隨著時間的推移,IBM逐漸成為了全球最大的計算機和信息技術公司之一。然而,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遭遇了大蕭條,這對IBM的業務產生了重大影響。公司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銷售額下降,利潤減少。
為了應對這一困境,霍爾瑞斯決定將公司賣掉。他意識到IBM需要更大規模的投資和資源來應對經濟不景氣的挑戰。他希望通過將公司出售給更具實力和資源的合作伙伴,來確保公司的生存和發展。
最終,霍爾瑞斯將IBM賣給了托馬斯·沃森(Thomas Watson)領導的國際商業機器公司(C-T-R)。沃森在接手IBM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包括重新組織公司結構、推動研發創新以及加強市場營銷等。這些舉措為IBM的復蘇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總結:
- 霍爾瑞斯于1896年創辦了制表機器公司,后來發展成為IBM。
- 20世紀20年代的大蕭條對IBM造成了巨大影響,導致銷售額下降和利潤減少。
- 為了確保公司的生存和發展,霍爾瑞斯決定將IBM賣給更具實力和資源的合作伙伴。
- 最終,IBM被托馬斯·沃森領導的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收購,并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實現了復蘇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