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網是一種常用的局域網技術,它是一種基于CSMA/CD(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協議的數據通信技術。它最早由Xerox、Intel和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DEC)在20世紀70年代末共同開發,并在1980年代初由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標準化。
以太網的工作原理是將數據分割成稱為幀的小塊,并通過物理介質進行傳輸。它使用了一種稱為CSMA/CD的協議來解決多個設備同時訪問網絡時可能發生的沖突。CSMA/CD協議要求設備在發送數據之前先偵聽物理介質上是否有其他設備正在發送數據,如果有沖突則會延遲發送。
以太網的物理介質可以是雙絞線、光纖或同軸電纜。常見的以太網標準包括10BASE-T、100BASE-TX和1000BASE-T,它們分別支持最大傳輸速率為10 Mbps、100 Mbps和1000 Mbps。
除了局域網中的設備之間的通信,以太網還可以通過路由器連接到廣域網,實現不同局域網之間的數據傳輸。在以太網中,每個設備都有一個唯一的物理地址,稱為MAC地址,用于在局域網中唯一標識設備。
總結:
- 以太網是一種常用的局域網技術。
- 它使用CSMA/CD協議解決多個設備同時訪問網絡時可能發生的沖突。
- 以太網的物理介質可以是雙絞線、光纖或同軸電纜。
- 常見的以太網標準包括10BASE-T、100BASE-TX和1000BASE-T。
- 以太網可以通過路由器連接到廣域網。
- 每個設備在以太網中有一個唯一的MAC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