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壟斷法是保護市場競爭的法律,它規定了禁止壟斷行為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而對于壟斷行為的證據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市場定義:首先要確定市場的范圍,包括產品市場和地理市場。在確定市場范圍的時候,需要考慮到替代品的存在、消費者的選擇和供應商的替代能力等因素。
- 市場份額:壟斷行為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市場份額的高度集中。因此,需要對市場份額進行測算,并確定被控企業的市場占有率。
- 市場進入壁壘:壟斷企業通常會利用各種手段設置市場進入壁壘,限制其他企業進入市場。因此,需要對市場進入壁壘進行分析,包括技術壁壘、法律壁壘、資金壁壘、品牌壁壘等。
- 價格歧視:壟斷企業可能會通過價格歧視來限制市場競爭,因此需要對價格歧視進行分析,包括價格差異的大小、價格歧視的對象、價格歧視的目的等。
- 其他證據:除了以上幾個方面的證據之外,還需要考慮其他可能的證據,例如行業內的競爭情況、被控企業的歷史行為、行業規則等。
總的來說,對于壟斷行為的證據要求,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分析,以確定被控企業是否存在壟斷行為。只有在證據充分的情況下,才能對壟斷行為進行處罰和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