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已經過去了,但余熱并沒有減少。小邊看到很多網站報道了兒童節的消費情況,結果出乎意料,合理。
意料之外——以益智產品為主的精神文化消費成為另一個主流
雖然一些家長仍然遵循傳統,在6月1日為孩子添加新衣服和新襪子,但更多的家長的注意力已經悄然轉移:早期教育機器、點讀機、點讀筆、益智積木等現代益智產品已經成為他們6月1日消費的新方向,勢頭讓小邊也感到驚訝。
小編從中國經濟網等知名媒體了解到,像小天才早教機這樣的現代益智產品在日常銷售中非常受歡迎,6月1日成倍增長。此外,隨著信息渠道的多樣化和家長教育水平的提高,一線城市的教育消費越來越接近二三線城市。6月1日期間,許多中小城市的益智產品市場受歡迎程度不亞于一線城市。
除了益智產品,電影、音樂劇等各種形式的文化消費也在6月1日交出了很好的成績單。根據新浪微博ID夏舞光影發布的票房廣播,6月1日《魁拔2》、《潛艇總動員3》和《辛巴達歷險記》票房分別為1121萬元、2609萬元和1717萬元,共計5447萬元。
情理之中——前期調查初現端倪,觀念進步是關鍵
小編了解到,在6月1日的早期階段,一家網站曾對6月1日兒童最喜歡的禮物進行了調查,其中1690名母親中有1514人選擇了早期教育益智產品。事實證明,調查結果與現實非常一致。
早期教育專家袁愛玲認為,兒童節消費越來越多樣化,益智產品流行是合理的,一是隨著經濟消費水平的發展和消費能力的提高,家庭消費能力和意愿顯著增長;二是兒童益智消費只是需要,現在年輕父母比長輩,教育理念更現代、更科學,非常重視兒童的智力投資,像小天才這樣的早期教育品牌通常受到許多家長的關注,在兒童節期間銷售更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