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主要原因就兩個,一是相對于靈長類動物,豬的相對成本要低很多很多。
豬的繁殖速度快,繁殖能力強,一只豬可以生下5-12只小豬,僅需6個月就可以發育到能為人類提供器官的大小。相比之下,...
其實主要原因就兩個,一是相對于靈長類動物,豬的相對成本要低很多很多。
豬的繁殖速度快,繁殖能力強,一只豬可以生下5-12只小豬,僅需6個月就可以發育到能為人類提供器官的大小。相比之下,狒狒需要3-5年達到性成熟,一次只能生下1-2只后代,且需要9年生長至最大體型。這使得豬能夠更快速地提供大量可供移植的器官,有助于緩解器官短缺的問題。
第二點就是,豬的飲食習慣與人相似,所以器官功能包括尺寸也和人比較接近,如腎臟、心臟等,這使得它們在移植時能夠更好地適應人體的解剖結構和生理需求,降低手術難度,提高移植成功率。又比如,豬心臟的解剖結構和血液循環方式與人類相似,在移植時往往需要考慮血型的匹配,而豬的血型系統相對簡單,而靈長類動物器官對血型匹配的要求更嚴格。這使得豬器官在移植時更容易找到合適的受體,提高移植的可行性。
所以豬的器官可以得到更廣的應用。
比如之前就有豬的腎臟和心臟瓣膜被移植給人的案例,包括燙傷移植豬皮也相對比較普遍。而且,就算從基因層面,人類與豬的基因組差異其實也并不大,絕大多數的人類基因,在豬的基因組中也同樣存在,且同源性蠻高。

當然還有些其它原因,比如倫理問題。豬本身是作為人類的食物而被大量養殖,因此用于器官移植所產生的倫理問題較少。相比之下,使用靈長類動物作為器官供體可能會引發更多的倫理爭議。然后因為豬的排異性基因已經被研究的比較透徹了,所以基因編輯敲除的更成熟一些。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m.zsliqing.cn/article/1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