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商」的培養,不需要人為創造的苦難教育,因為在人生路上,本來就會碰到許多挫折,父母需要做的是孩子面對困境或者挫折的時候,如何引導孩子去戰勝它!
什么是“逆商”?逆商,全稱逆境商數...
「逆商」的培養,不需要人為創造的苦難教育,因為在人生路上,本來就會碰到許多挫折,父母需要做的是孩子面對困境或者挫折的時候,如何引導孩子去戰勝它!
什么是“逆商”?逆商,全稱逆境商數,英文是 Adversity Quotient(簡稱 AQ ),是由美國教育大師保羅·斯托茨提出的,它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說,逆商就是一個人面對挫折,逆境的時候,處理自己情緒,克服挫折的能力。
或許有人會說“保護孩子是父母的責任”,“好孩子 是夸出來的”,是的,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順利成長,但是,無論父母是否愿意,至少從上幼兒園的那一刻起,孩子就必須獨立面對同學、老師、其他家長。社會上,也不可能有人時時刻刻包容忍讓你的孩子,孩子也不可能天天被人夸獎,每個人的成長都會遇到這樣和那樣的困難,所以,在智商和情商同等的情況下,逆商高的人更容易戰勝困難,取得成功。
有些孩子從小聽話、懂事、學習好,夸獎的人自然就多,他們很少聽到批評的語言,是許多父母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在幼兒園、小學、初中階段,這些孩子被贊美包圍。
等到他們相聚在最好的高中,頂級的大學,身邊有一群和他們同樣優秀的人,他們得到的贊美少了,他們當中那些習慣被贊美,但沒有學會贊美別人 的人,會感到深深的失落,有些人甚至失去了生活的目標,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優越者自卑”,是逆商低的典型表現。
父母需要的是:不要過度的保護孩子,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會遇到失敗的事情,我們需要學會的,是從失敗中吸取教訓 。
教會孩子欣賞他人的能力,孩子會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的道理,當他們遇到比自己更優秀的人的時候,才不會嫉妒。
父母應該及時發現孩子的優點,夸獎孩子夸的好處,不要在表揚的同時又加入貶低的成分,在孩子取得成績的時候,給予孩子純粹的鼓勵。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告訴孩子:人生當中總會碰到許多困難,那只是暫時的。積極向上的思維模式,能讓人快樂。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m.zsliqing.cn/article/1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