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母乳分泌量需要綜合調整哺乳習慣、飲食和生活方式。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一、促進泌乳的關鍵措施
頻繁哺乳/排空按需哺乳:每天至少哺乳8-12次,寶寶吸吮越頻繁,泌乳信號越強。雙側交...
增加母乳分泌量需要綜合調整哺乳習慣、飲食和生活方式。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一、促進泌乳的關鍵措施
頻繁哺乳/排空
- 按需哺乳:每天至少哺乳8-12次,寶寶吸吮越頻繁,泌乳信號越強。
- 雙側交替哺乳:每次喂奶換邊2-3次(“輪流哺乳法”),刺激更多奶陣。
- 排空乳房:喂奶后若感覺未排空,用吸奶器吸5-10分鐘,告訴身體“需要更多奶”。
確保正確含乳姿勢
- 寶寶應張大嘴含住大部分乳暈,而非只含乳頭,避免無效吸吮導致泌乳減少。
二、營養與水分補充
高營養密度飲食
- 蛋白質:雞蛋、瘦肉、魚、豆類、藜麥。
- 健康脂肪:牛油果、堅果、深海魚(如三文魚)。
- 催乳食物:燕麥、黑芝麻、奇亞籽、茭白、無花果(因人而異)。
- 復合維生素:B族維生素(全谷物)、鈣(牛奶、綠葉菜)、鐵(紅肉、菠菜)。
科學喝湯水
- 每天喝溫水/低脂湯(如鯽魚豆腐湯、排骨蓮藕湯)2-3L,避免油膩濃湯堵奶。
- 哺乳前喝溫水,促進奶陣。
三、優化生活方式
充分休息
- 與寶寶同步睡眠,家人分擔家務,減少疲勞。
- 嘗試“側臥哺乳”節省體力。
減壓放松
- 冥想或深呼吸:每天10分鐘,降低皮質醇(壓力激素)對泌乳的抑制。
- 熱敷按摩:喂奶前溫毛巾敷乳房,輕柔打圈按摩,促進血液循環。
四、特殊情況處理
- 追奶策略:
嘗試“Power Pumping”(密集吸乳法):每天1-2次,模仿寶寶饑餓高峰,用吸奶器吸10分鐘→休息10分鐘→吸10分鐘→休息10分鐘→吸10分鐘,持續1小時刺激泌乳。 - 醫學檢查:
檢查甲狀腺功能、泌乳素水平或是否貧血,排除病理因素。 - 謹慎用藥:
如需使用催乳草藥(如葫蘆巴、奶薊草),先咨詢醫生。
五、避免常見誤區
- 不要過早添加配方奶,優先親喂+吸奶器追奶。
- 避免過度依賴下奶藥,可能引發乳腺炎。
- 乳頭混淆時改用乳盾或杯喂,而非奶瓶。
六、何時求助專業人士
- 哺乳顧問(IBCLC):調整含乳姿勢、評估哺乳有效性。
- 中醫調理:針對氣血不足辨證施治(如通草、王不留行等)。
- 醫生咨詢:懷疑激素問題或乳腺堵塞(如硬塊紅腫)。
堅持2-3天后奶量通常會有改善,若持續不足需及時排查原因。母乳喂養是母子配合的過程,保持信心很重要!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m.zsliqing.cn/article/1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