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的五個關鍵維度:
(1)俄羅斯可能使用核武器
(2)可能升級為俄羅斯與北約的沖突
(3)領土的控制
(4)持續時間
(5)戰爭結束的形式。
在本報告中,我們將描述這些維度,考慮...
俄烏戰爭的五個關鍵維度:
(1)俄羅斯可能使用核武器
(2)可能升級為俄羅斯與北約的沖突
(3)領土的控制
(4)持續時間
(5)戰爭結束的形式。
在本報告中,我們將描述這些維度,考慮它們如何隨著戰爭的進展而變化,并探索它們之間的關系。我們還解釋了這五個維度的不同變化將如何影響美國的利益。
1、俄羅斯可能使用核武器
普京在2022年2月宣布入侵烏克蘭時,威脅任何試圖干涉烏克蘭的國家將面臨“你在整個歷史上從未見過的后果”。
一周后,他繼續為俄羅斯的核力量下令“特別戰斗值班制度”。2022年10月,莫斯科聲稱基輔計劃在烏克蘭引爆一枚放射性“臟彈”,然后栽贓并指責俄羅斯。
西方官員擔心俄羅斯正在宣傳這個故事,以制造使用核武器的借口。也許最令人不安的是,西方政府似乎已經確信,莫斯科考慮使用非戰略核武器(NSNW),因為其部隊在秋季失勢。俄羅斯否認了這些指控,但新聞報道表明,俄羅斯高級指揮官確實討論了這種選擇。
一些分析人士否認了使用NSNW的可能性,認為俄羅斯知道使用核武器會弄巧成拙。他們指出,缺乏可以用此類武器有效摧毀的高價值軍事目標(例如集中的烏克蘭軍隊),以及這些武器可能會傷害部署在烏克蘭的俄羅斯軍隊的風險。
使用這些武器可能會促使北約參戰,削弱俄羅斯剩余的國際支持,并引發克里姆林宮的國內政治反彈。
這些論點忽略了幾個問題。首先,有證據表明,克里姆林宮認為這場戰爭幾乎關乎生存。烏克蘭長期以來一直是俄羅斯外交政策優先事項中的一個類別;甚至在2022年戰爭之前,俄羅斯就愿意投入大量資源并進行重大權衡,以實現其在烏克蘭的目標。
例如,莫斯科為2014年吞并克里米亞和入侵烏克蘭東部付出了高昂代價。2014年年中至2015年年中,西方制裁使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GDP)平均環比下降2%,隨著隨后幾年的制裁繼續,這一影響進一步加劇。
普京決定在2022年2月發動全面入侵,盡管美國及其盟國明確警告他將付出比2014年高得多的代價,這表明他愿意采取更極端的方式追求他在烏克蘭的目標。
2022年9月動員30萬俄羅斯人的決定可以說顛覆了普京花了近25年時間建立的國內社會秩序,這也標志著高度的決心。
這種秩序的前提是避免動員帶來的社會不穩定,特別是對于普京的核心支持者。動員的決定被推遲到了軍事上,以避免這些國內政治成本,以及民眾對政權支持率下降所導致的潛在動蕩風險。普京愿意接受這些國內成本和風險,凸顯了他對俄羅斯在烏克蘭利益的重視。
其次,由于俄羅斯的常規能力在烏克蘭被摧毀,莫斯科的非核升級選擇有限。如果俄羅斯進一步遭遇大規模戰場損失,克里姆林宮的高層決策者可能會陷入絕望。一旦其他常規升級選項用盡,莫斯科可能會訴諸核武器,特別是使用NSNW,以防止災難性的失敗。
第三,俄羅斯戰略家長期以來一直強調,在莫斯科正在輸掉的常規戰爭中,NSNW在實現作戰和戰術目標方面的效用。俄羅斯有能力實現這些概念:其NSNW運載系統包括火炮、短程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所有這些都可以在烏克蘭使用。
俄羅斯戰略家還設想,至少在與北約的戰爭中,先發制人地使用NSNW來對付民用目標—城市、軍事工業中心和政府設施—以及軍事目標。莫斯科還可以使用NSNW進行示威襲擊,無論是在大氣層中還是針對人口中心。
在烏克蘭使用NSNW的軍事效力可能會受到爭議,但考慮到俄羅斯的計劃和能力,這是一個合理的可能事件。
盡管俄羅斯在這場戰爭中使用核武器是合理的,但我們無法準確確定這種使用的可能性有多大。我們可以說,使用核武器的風險比和平時期大得多。我們也可以說,使用核武器對美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美國公開表示,據報道,與克里姆林宮直接接觸,如果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核武器,它將進行報復。
美國官員避免具體說明可能的反應的確切性質,而是使用了“災難性后果”這樣的短語,但一名北約官員表示,“幾乎可以肯定”會導致“許多盟友的實際反應”。“
盡管這一表述沒有明確承諾采取軍事回應,但即使是對俄羅斯造成“災難性后果”的非軍事報復,也可能導致針鋒相對的螺旋,從而引發北約-俄羅斯戰爭。因此,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NSNW可能導致美國與俄羅斯的直接沖突,最終可能導致戰略核戰爭。
但是,即使升級的挑戰能夠得到控制,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核使用也將對美國產生重大影響。
如果俄羅斯通過使用核武器贏得讓步或獲得軍事利益,反對不使用核武器的規范將被削弱,其他國家可能更有可能在未來的沖突中使用此類武器。
此外,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核武器將對盟國的戰爭政策產生巨大且不可預測的影響,可能導致跨西方大西洋團結的崩潰。烏克蘭的死亡和破壞本身就是一場悲劇,也可能對美國和盟國公眾產生重大影響。
簡而言之,拜登政府有充分的理由將防止俄羅斯使用核武器作為美國的首要任務。
2、可能升級為俄羅斯與北約的沖突
到目前為止,俄羅斯和烏克蘭仍然是戰爭中唯一的戰斗人員。但這場戰爭仍可能吸引美國盟友。
北約盟國間接卷入戰爭的程度令人嘆為觀止。支持包括向烏克蘭提供價值數百億美元的武器和其他援助,向烏克蘭軍隊提供戰術情報、監視和偵察支持,每月向基輔提供數十億美元的直接預算支持,以及對俄羅斯實施的痛苦經濟制裁。
蘭德公司之前的一份報告概述了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背景下故意決定打擊北約成員國的四種可能原因:
-懲罰北約成員國已經實施的政策,以結束對烏克蘭的盟友支持。
-如果俄羅斯認為北約對烏克蘭的干預迫在眉睫,則先發制人地打擊北約。
-防止北約成員國向烏克蘭轉讓俄羅斯認為可能導致其失敗的武器。
-報復北約對俄羅斯內部動亂的支持。
盡管俄羅斯決定襲擊北約成員國絕非不可避免,部分原因是它可能導致與更強大的聯盟的戰爭,但隨著烏克蘭沖突的持續,風險會上升。
此外,導致北約卷入沖突的無意升級也是一個持續的風險。盡管2022年11月烏克蘭防空導彈降落在波蘭領土上的事件并沒有失控,但它確實表明,戰斗可能會無意中蔓延到俄羅斯鄰國的領土。
未來的瞄準錯誤可能會將俄羅斯導彈發射到北約領土,可能引發行動-反應循環,可能導致全面沖突。
很明顯,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將避免俄羅斯-北約戰爭列為美國的首要任務:美國軍方將立即卷入與一個擁有世界上最大核武庫的國家的熱戰。
將俄羅斯-北約的戰爭控制在核門檻以下將是極其困難的,特別是考慮到俄羅斯常規軍事的削弱狀態。
一些分析人士懷疑俄羅斯是否會攻擊北約國家,因為它已經在烏克蘭軍隊面前失勢,并將發現自己與世界上最強大的聯盟發生戰爭。
然而,如果克里姆林宮認為該國的國家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它很可能會因為缺乏更好的替代方案而故意升級。
3、領土控制
截至2022年12月,俄羅斯占領了烏克蘭近20%的領土。基輔的首要任務是重新控制這片領土。
烏克蘭取得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功,特別是在哈爾科夫和赫爾松。然而,俄羅斯仍然控制的地區包含重要的經濟資產,例如Zaporizhzhia核電站,它提供了烏克蘭戰前發電能力的20%,以及烏克蘭整個亞速海海岸線。
澤連斯基總統致力于開展軍事行動,解放整個烏克蘭國際公認的領土。
允許烏克蘭控制更多國際公認領土將有利于美國。美國有興趣表明維持其國際秩序,并加強國際法中規定的領土完整準則。
結束戰爭,讓烏克蘭完全控制其所有國際公認的領土,將恢復領土完整規范,但這仍然是極不可能的結果。
美國不需要(幾乎肯定不會)正式承認俄羅斯對烏克蘭主權領土的任何占領,無論實際控制線在哪里劃定。正如對克里米亞所做的那樣,美國可以采取措施,確保俄羅斯自2022年2月24日以來的任何利益都被視為非法和非法,并讓俄羅斯為其侵略付出高昂的代價。
基輔對其領土的控制程度可能會影響該國的長期經濟活力,從而影響其對美國援助的需求。例如,如果莫斯科接管烏克蘭整個黑海沿岸,讓烏克蘭成為內陸國家,這將給該國帶來嚴重的長期經濟挑戰。
然而,考慮到俄羅斯迄今為止的軍事表現,這一結果似乎不太可能。俄羅斯可能長期控制其2022年12月占領的地區與2022年2月23日控制的地區相比,盡管難以精確計算,但其經濟影響要小得多。
任何失去的領土的經濟影響將取決于這些地區的生產力及其與烏克蘭其他地區的聯系程度。
此外,鑒于俄羅斯有能力在當前控制線(或任何控制線)以外的深處進行打擊,更大的領土控制與更大的經濟繁榮或更大的安全沒有直接關系。
隨著基輔自9月以來收復了更多領土,俄羅斯通過對關鍵基礎設施的襲擊給烏克蘭帶來了更大的經濟成本。俄羅斯襲擊的持續威脅可能會抑制投資,從而抑制整個烏克蘭的經濟復蘇,無論莫斯科控制了多少領土。
總而言之,出于人道主義原因,加強烏克蘭的領土控制對美國來說很重要,這對加強國際規范和促進烏克蘭未來的經濟增長至關重要。然而,后兩種好處的重要性有待商榷。
除了這些好處之外,烏克蘭更大的領土控制也給美國帶來了潛在的成本和風險。
首先,鑒于烏克蘭2022年12月反攻的步伐放緩,恢復2022年2月之前的控制線—更不用說2014年之前的領土現狀—將需要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才能實現。俄羅斯在控制線沿線修建了大量防御工事,其軍事動員彌補了烏克蘭在哈爾科夫反攻中取得成功的人力短缺。
長期戰爭可能是必要的,讓基輔有時間恢復對更多土地的控制。正如我們在下一節中所描述的那樣,一場長期的戰爭可能會給美國帶來重大損失。
此外,如果烏克蘭確實超越2022年2月之前的控制線并設法奪回俄羅斯自2014年以來占領的地區(特別是克里米亞,俄羅斯黑海艦隊的基地),升級的風險—無論是使用核武器還是襲擊北約—將飆升。
克里姆林宮可能會將克里米亞的潛在損失視為對國家安全和政權穩定的更重大威脅,因為克里姆林宮獲取了克里米亞的資產,并投入了吞并半島的政治資本。
4、持續時間
我們不知道這場戰爭會持續多久。一些人認為,它可能會在2022-2023年冬季的談判中結束。
其他人認為它將持續多年。美國許多人不愿意推動結束沖突,而烏克蘭在戰場上勢頭強勁,烏克蘭人民似乎愿意忍受長期戰爭的代價來實現他們的目標。
雖然一場更長的戰爭可能使烏克蘭軍隊能夠重新奪回更多的領土,但戰爭持續時間對美國的利益還有其他影響。一場曠日持久的沖突,盡管看起來很反常,但對美國來說有一些潛在的好處。
在戰爭繼續的同時,俄羅斯軍隊將繼續專注于烏克蘭,因此沒有足夠的帶寬來威脅其他國家。更長時間的戰爭將進一步削弱俄羅斯的軍事力量,削弱俄羅斯的經濟。但這場戰爭已經對俄羅斯的實力造成了如此大的破壞,以至于進一步的漸進式削弱俄羅斯對美國的利益不再像沖突早期那樣重要。
俄羅斯的軍事和經濟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才能從已經遭受的損失中恢復過來。
長期戰爭還將繼續對歐洲各國政府施加壓力,要求其繼續減少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并增加國防開支,從長遠來看,可能會減輕美國在歐洲的國防負擔。
然而,對于美國的利益來說,長期戰爭也有很大的缺點。持續的沖突也使俄羅斯有可能扭轉2022年秋季取得的烏克蘭戰場勝利。
莫斯科的動員可能會在2022年12月穩定防線,并允許俄羅斯在2023年發動進攻。軍事援助努力的強度也可能在一段時間后變得不可持續。
據報道,歐洲和一些美國的武器庫存正在減少。因此,我們有理由懷疑,一場更長時間的戰爭是否會導致烏克蘭轉勝為敗。
美國和歐盟維持烏克蘭經濟償付能力的成本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成倍增加,因為沖突抑制了投資和生產;烏克蘭難民仍然無法返回;因此,稅收和經濟活動大幅下降,比戰前。俄羅斯摧毀烏克蘭關鍵基礎設施的行動將為維持戰爭努力和經濟復蘇帶來重大的長期挑戰,也大大增加了基輔對美國及其盟國所需的經濟支持。
戰爭造成的全球經濟混亂將持續下去,只要沖突繼續下去,就可能增加。戰爭的爆發導致能源價格急劇上漲,進而導致通貨膨脹和全球經濟增長放緩。
預計這些趨勢將對歐洲造成最大打擊。僅能源價格的上漲就可能導致2022-2023年冬季歐洲近15萬人死亡(比平均水平高出4.8%)。
戰爭也導致全球糧食不安全問題加劇。烏克蘭的谷物和油籽出口在2022年3月至11月間下降到戰前水平的50%至70%,部分原因是俄羅斯的海上封鎖和對能源基礎設施的襲擊。俄羅斯還限制了自己的化肥出口,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化肥生產國。結果是全球糧食和化肥價格大幅上漲。
盡管在俄羅斯于2022年7月同意允許烏克蘭從某些黑海港口出口糧食后,糧食價格有所下降,但截至2022年12月的價格仍高于戰前水平。
除了俄羅斯的潛在收益和對烏克蘭、歐洲和世界的經濟后果之外,長期戰爭還將對美國的外交政策產生影響。
只要這場戰爭占用了美國高級決策者的時間和美國的軍事資源,美國關注其他全球優先事項的能力—特別是與中國的競爭—就將繼續受到限制。
與俄羅斯就美國的關鍵利益進行雙邊或多邊互動—更不用說合作,全都沒戲。例如,只要戰爭持續下去,談判將于2026年2月到期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后續協議的前景將仍然黯淡。
在全球范圍內,與俄羅斯的持續高度緊張將繼續削弱聯合國安理會等多邊機構的工作,并限制集體應對共同挑戰的能力。
在這場戰爭中,俄羅斯深化與伊朗的軍事合作—此時伊朗正在背棄其限制其核計劃的承諾—表明莫斯科可能在諸如不擴散等問題上扮演破壞者的角色。
盡管無論戰爭何時結束,俄羅斯都將更加依賴中國,但華盛頓確實希望確保莫斯科不會完全從屬于北京。一場更長時間的戰爭增加了俄羅斯的依賴,可以讓中國在與美國的競爭中獲得優勢。
5、戰爭終止形式
關于戰爭結束的文獻提出了俄烏戰爭可能結束的三種方式:絕對勝利、停戰和政治解決。為了本分析的目的,我們不考慮行動暫停、臨時停火和協議破裂。我們關注的是戰爭最終結束的形式,而不是走向這一結果的過程中的起起伏伏。
戰爭結束的一種形式是絕對的勝利。這一結果涉及一個國家“永久消除其對手構成的(州際)威脅。
絕對的勝利,正如Dan Reiter所指出的,可以通過“勝利者在戰敗國建立新的領導地位,占領或吞并對手的領土,或者在最壞的情況下消滅對手的全部人口。“
雖然可能需要達成協議,但絕對勝利的決定性特征是”戰爭的結果,基本上消除了戰敗國背棄結束戰爭的解決辦法的可能性。“
這就像是盟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對日本和德國取得的勝利。
當戰爭開始時,莫斯科似乎在尋求絕對的勝利,計劃在基輔建立一個新政權并使該國“非軍事化”。自從4月初放棄奪取烏克蘭首都的企圖以來,俄羅斯似乎已經放棄了這些計劃。
自那時以來,普京宣布的目標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但最近幾個月,他或他的部長們從未重復過在戰爭初期發出的推翻基輔政府的直接呼吁。盡管有人聲稱莫斯科并沒有放棄其最初的雄心勃勃的目標,即使克里姆林宮仍然渴望取得絕對的勝利,但事實表明它無法做到這一點。
在撰寫本文時,莫斯科的主要目標似乎是保住俄羅斯現在聲稱屬于自己的四個烏克蘭地區的領土。但即使俄羅斯占領并控制了這些地區,也很難取得絕對的勝利;它必須對烏克蘭的政治制度進行根本性的改變,比如推翻澤連斯基總統,才能取得絕對的勝利。
但烏克蘭的政府體系現在比戰前更加牢固,俄羅斯的殘酷策略甚至擊退了那些懷有親俄同情心的烏克蘭人,澤連斯基非常受歡迎。此外,烏克蘭軍隊以其現有的能力,可能對俄羅斯占領區甚至是俄羅斯無可爭議的領土的邊界地區構成無限期威脅。
烏克蘭的絕對勝利也不太可能。烏克蘭從來沒有正式宣布要取得絕對勝利。
澤連斯基總統宣布的目標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但截至2022年12月,他的目標是奪回烏克蘭的所有領土,包括克里米亞和俄羅斯自2014年以來占領的頓巴斯地區。
然而,完全的領土重新征服并不構成絕對的勝利。如果烏克蘭軍方將俄軍驅逐出烏克蘭,無疑將在此過程中嚴重削弱俄軍。
盡管如此,俄羅斯將在其領土內外擁有各種各樣的能力—特別是海軍和航空航天部隊,這些部隊在戰爭中沒有遭受重大損失—這可能使其能夠繼續打擊烏克蘭深處的目標。
俄羅斯地面部隊可以隨時重新集結并發動另一次大規模進攻。為了取得絕對的勝利,烏克蘭必須拒絕俄羅斯爭奪其領土控制權的能力。強迫俄羅斯軍隊越過國際邊界不會產生這種結果。盡管烏克蘭保衛自己家園的能力讓觀察家們感到驚訝,但無法想象它可以摧毀俄羅斯發動戰爭的能力。
因此,基輔除了在戰場上取得勝利之外,可能還需要莫斯科的政權更迭,以避免生活在不斷的再次入侵的威脅下。
一些分析家認為,俄羅斯在戰爭中的糟糕表現,不斷增加的傷亡和動員可能導致政治不穩定,并導致普京被推翻,并以一個新政權取代,該政權將停止戰斗,與烏克蘭達成協議,并在長期內減少威脅。
然而,幾乎沒有歷史證據表明,俄羅斯的政權更迭在戰場失敗后必然會發生。像俄羅斯這樣的個人主義政權的領導人往往在軍事失敗后仍然掌權。
此外,不能保證新的俄羅斯領導人會比普京更傾向于與烏克蘭和平相處。正如肖恩·科克倫(Shawn Cochran)所寫的那樣,“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中,很難預測任何戰時領導人更迭的結果,也可能毫無意義。然而,至少在短期內,西方不應該認為領導人的更換會導致戰爭的結束,因為沒有普京,普京的戰爭很可能繼續。此外,莫斯科政權的更迭可能不會減少美國和俄羅斯在其他問題上的競爭。”
由于雙方似乎都沒有取得絕對勝利的意圖或能力,戰爭很可能以某種談判結果結束。談判結束戰爭與絕對勝利不同,要求交戰方接受可能違反和平條款的一定程度的風險;即使是沖突中相對的“輸家”也將保留威脅另一方的能力。結束戰爭的協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特定沖突的具體情況,但從分析上來說,區分持久停火或停戰協定與政治解決是有用的。
【停戰協定】
在1953年結束朝鮮戰爭和1992年摩爾多瓦德涅斯特河沿岸沖突的停戰協定中,雙方承諾停止戰斗并經常建立機制,如非軍事區,以防止暴力卷土重來。
雖然停戰協定可以相當詳細(朝鮮停戰協定近40頁),但它們通常沒有解決沖突的政治驅動因素,這意味著緊張局勢可以持續,雙方之間的外交和經濟關系往往保持在最低水平。
具有監測和確保遵守以減少沖突恢復風險的機制的停戰協定比那些沒有的停戰協定更持久。
烏克蘭的停戰將凍結前線,并使積極戰斗長期結束。俄羅斯將停止占領更多烏克蘭領土的企圖,并停止對烏克蘭城市和基礎設施的導彈襲擊。
烏克蘭軍隊將停止反攻—對俄羅斯控制的烏克蘭地區和俄羅斯本身的打擊。
仍將有持續的、未解決的領土爭端(即在烏克蘭邊界位置上的分歧立場)在基輔和莫斯科之間;這些將在政治和經濟上,而不是軍事上產生爭議。
領土控制之外的關鍵政治問題,從俄羅斯支付賠款到烏克蘭的地緣政治地位,都將得不到解決。雙方可能只進行少量貿易;邊境基本上將關閉。控制線可能會變得高度軍事化,就像冷戰期間東西德國。
【政治解決】
政治解決或和平條約將包括持久的停火和解決至少一些引發戰爭或在戰爭期間出現的爭端。
自1946年以來,和平條約比停戰協定更不常見,但它們往往會帶來持久的戰斗結束和緊張局勢的緩和。
在俄烏戰爭的情況下,解決需要雙方在一些核心政治問題上達成妥協。俄烏在戰爭開始前幾周的雙邊談判,最終在3月底發布的伊斯坦布爾公報中達到高潮,政治領導人最近的聲明暗示了政治解決方案可能涵蓋的一些問題。
烏克蘭希望西方加強對其安全的承諾,因為它不相信俄羅斯會遵守任何協議。和解可能涉及許多其他問題,如重建基金、雙邊貿易、文化事務和行動自由,以及解除西方對俄羅斯制裁的條件。
政治解決不需要涵蓋所有這些領域,否則它可以解決其他問題。但核心結果將是前交戰國之間恢復某種程度的正常關系。
重要的是,雙方可以就某些領土的地位達成一致,即使在其他問題上達成協議。
例如,蘇聯和日本在1956年實現了外交和貿易關系正常化,但莫斯科和東京之間的領土爭端從未得到解決。
政治解決不一定要徹底解決雙方之間的所有分歧;它確實需要處理足夠多的這些分歧,以從質量上改善前交戰國之間更廣泛的關系。
通過談判結束烏克蘭戰爭很可能介于這兩種理想類型之間。
【對美國利益的影響】
由于絕對勝利的可能性極低,俄烏戰爭可能會在某個時候通過談判結束。
但是,鑒于目前的趨勢,這種協議在短期內的前景并不好,我們將在下文討論。政治解決可能比停戰協定更難達成,因為后者將狹隘地專注于維持停火,而不是解決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日益深刻和廣泛的一系列爭議問題。
有限的現有數據表明,政治解決比停戰協定更持久。這個邏輯是直觀的。政治解決解決了雙方的不滿和雙方之間存在爭議的核心問題。這就減少了今后可以戰斗的問題,并為交戰雙方創造了和平的好處。在俄烏戰爭的情況下,和解也可能為更廣泛的地區穩定規則談判打開大門,這可能會緩解俄羅斯周邊其他地區爆發沖突的可能性。
因此,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美國的利益最好通過政治解決方案來實現,這可能會帶來比停戰更持久的和平。
此外,政治解決可能是解決更廣泛的地區問題和減少未來發生俄羅斯-北約危機的第一步。如果歐洲的競爭強度更可控,烏克蘭再次發生戰爭的風險更低,美國可以根據美國的戰略重點轉移資源,烏克蘭可以在外部支持減少的情況下恢復經濟。
然而,截至2022年12月,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以及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的敵對程度使得政治解決的可能性遠低于停戰。
【美國的應對措施】
未來戰爭進程的不確定性的一個主要來源是美國和盟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的未來相對缺乏明確性,包括武器交付和情報共享。
盡管烏克蘭軍隊的能力和效率是其成功的主要驅動力,但外部援助是關鍵因素。例如,美國和盟國在2022年夏天向烏克蘭提供的遠程、高精度多管火箭系統對俄羅斯軍事后勤和補給造成了重大干擾。
對美國和盟國軍事援助的未來的清晰化可以達到兩個目的。
首先,如果通過一個明確的、長期的計劃,包括可靠的交付時間表和明確的能力影響,可能會使俄羅斯對自己的戰役的未來更加悲觀。
美國已經在這方面采取了步驟,通過烏克蘭安全援助倡議和建立美國歐洲司令部專門負責烏克蘭援助工作的組成部分。
但武器交付尚未成為常規,也沒有透明的長期計劃。西方援助繼續根據俄羅斯的行動進行調整,因此烏克蘭的未來能力不確定。
透明的長期計劃在強大的國內和國際支持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可預測性,盡管它們也可能對不斷變化的威脅環境反應較弱。
其次,美國可以決定以烏克蘭對談判的承諾為未來軍事援助的條件。
對烏克蘭的援助設定條件將解決基輔樂觀情緒的一個主要來源,這可能會延長戰爭:認為西方援助將無限期地繼續或在質量和數量上增長。與此同時,美國還可以承諾在戰后時期提供更多援助,以解決烏克蘭對和平持久性的擔憂。
華盛頓在其他情況下也這樣做,在以色列簽署戴維營協議和與埃及的雙邊和平條約后,向以色列提供了大量援助,確保以色列的能力超過其鄰國。
盡管這個例子在重要方面與俄烏沖突不同,但它表明美國確實有辦法調整長期援助承諾,讓親密伙伴放心,讓他們有能力自衛。
在這種情況下這樣做的同時,也表明戰時援助的局限性,可以緩解烏克蘭對繼續戰爭的短期樂觀情緒,同時增強其對任何結束戰斗的安排的長期信心。
將援助與烏克蘭談判意愿聯系起來一直是西方政策討論中的詛咒,這是有充分理由的:烏克蘭正在捍衛自己免受俄羅斯無端侵略。
然而,隨著戰爭成本和風險的增加,美國的計算可能會發生變化。并且這種美國杠桿的使用可以校準。例如,如果烏克蘭不談判,美國可以平衡援助,而不是大幅減少援助。而且,在談判之前,可以在做出有關戰后長期持續增加援助的承諾的同時,做出平衡戰時支持的決定。
澄清美國對烏克蘭援助的未來可能會產生反常的激勵,這取決于政策的實施方式。
承諾增加對烏克蘭的戰時援助以降低俄羅斯的樂觀情緒,可能會讓烏克蘭人有膽量阻撓談判,將失敗歸咎于莫斯科,并獲得更多西方支持。
宣布減少或穩定對烏克蘭的援助以降低基輔對戰爭的樂觀情緒,可能會導致俄羅斯將此舉視為美國對烏克蘭支持減弱的信號。
如果它持這種觀點,俄羅斯可能會繼續戰斗,希望美國完全放棄烏克蘭。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m.zsliqing.cn/article/586.html